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港北区:268名田长管好护好“饭碗田”

2022年03月31日10:36 |
小字号

在贵港市港北区港城街道富岭村,党委书记、田长陆运山每周抽时间到田间地头转一圈,看看村内耕地有无抛荒、非法侵占及农作物生长等情况。“这玉米、花生长得不错,过段时间就可施肥,我特别高兴。”看着农作物长得好,陆运山心里不慌了,守护耕地没失责。

陆运山说,这一块地原来种桉树,今年年初他花了不少心思,动员村民砍伐桉树复耕复垦,原来种桉树的8亩多耕地现在都种上了花生和玉米,呈现出勃勃生机。

像陆运山这样田长港北区共有268名,他们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住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管好涉及千家万户的“饭碗田”,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

港北区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格,设立区、乡、村三级田长,并设立田长公示牌,建立田长联席会议、信息管理、督查考核等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构建“村村有田长、田田有人护”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格局,实现“田有人管”“田有人种”“田有增产”。

为了方便让“田长”们精准了解“饭碗田”的情况,港北区对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利用AI农App,全天候监控农田里的一举一动,确保耕地监管无盲点,对违法用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在“田长制“的助推下,2021年港北区粮食种植面积37.6万亩,总产量14.8万吨,保持面积、总产量“双增长”。今年,该区早稻计划插秧15万亩,截至3月29日,已完成水稻插秧10.5万亩;种植玉米3.5万亩、花生3.2万亩,春种蔬菜1.1万亩。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港北区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防灾能力强的良田,筑牢粮食安全基础。在港北区庆丰镇新圩村高标准农田里,一辆辆耙田机、插秧机穿梭农田中,不一会儿,一块农田就插上了油绿绿的秧苗,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据悉,新圩村耕地面积5005亩,其中水田4365亩,近年来累计投资512万元,修建水渠14公里、机耕道路583米。港北区现有耕地面积56.6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7万余亩,其中高产高效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16个。今年,该区将新建2.5万亩高标准农田。同时,大力发展稻虾、稻鳖、稻蔬绿色循环产业,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点)159个。

港北区还强化撂荒治理,加快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业闲置地,提升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效能。目前该区武乐镇、大圩镇、港城街道、根竹镇等4个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为5270亩,已有约2500亩平整好土地即将种植农作物。根竹镇根竹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正有序推进,拟流转土地面积1866.52亩进行耕地提质改造,可新增旱地约1152亩、水田约801亩;目前该项目完成交地面积812亩,已有约300亩平整好土地种植玉米。(陆宏夏 蒙钊钧)

来源:港北区委宣传部

(责编:王勇、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