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药品监督管理局>>媒体聚焦

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四个强化”催开中药民族药“标准之花”

2022年01月13日15:52 | 来源: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
小字号

广西拥有中药民族药资源物种总数7506种,位居全国前列,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立足本地之源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四个强化”措施,建立、完善和提高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制修订中药民族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450项,对保证中药民族药质量,促进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催开了中药民族药“标准之花”。

一是强化技术攻坚。“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是保障中医临床价值体现的关键物质基础,近年来,广西食品药品检验遵循这一准则,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探索中药资源潜藏的“秘密”,相继开展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广西科技厅、国家药典委标准提高、中检院打假专项等课题研究30项,重点围绕壮药材小叶金花草质量标准、广西道地药材、白术农药残留、中成药掺伪打假、中药材DNA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开展研究,力争尽快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完成新版《广西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研究》(80个品种)、《广西瑶药材质量标准(第二卷)》(60个品种)制修订工作,完成150种壮瑶药医疗机构制剂技术复核工作。

二是强化成果转化。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瞄准现实产业需求,把技术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效。广西养蛇产业规模庞大,以蛇类等陆生野生动物为主的养殖产业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养蛇产业被紧急“叫停”。为确保产业的延续性,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攻坚克难,不断摸索,协助监管部门将滑鼠蛇、灰鼠蛇、铅色水蛇及眼镜王蛇4种蛇类列入壮瑶药目录,积极推进人工繁育蛇产业向民族医药等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聚焦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与企业、院校共建联合创新体、重点实验室等,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 加强协同创新,在药材溯源、标准化研究、评价等诸多领域深入合作,5个中药方面的专利成果顺利实现转让,真正打通创新成果应用“最后一公里”,形成源头创新、技术突破、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三是强化道地标准。2021年,自治区政府印发《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开展“桂十味”等广西特色药材高质量生产技术研究,加快壮瑶药材品种整理及质量标准提升与产品开发。但是,目前“桂十味”药材普遍存在现行质量标准较多,却缺乏道地药材标准或道地药材标准不够严谨的问题。一方面缺乏对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之间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缺乏等级评价研究,导致了道地药材不地道、优越性不足、原产地保护意识较差等突出问题。为充分挖掘广西道地药材资源优势,破解中药材产业发展困境,2021年,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联合广西植物研究所等机构,赴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等地开展广西“桂十味”道地药材的样品收集及调研工作。对比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加工方法的“桂十味”药材,找出了“桂十味”药材的品质特征、质量标志物,建立了“桂十味”道地药材专属性检验方法,完善了质量等级评价标准与道地药材标准,为打造有影响力的“桂十味”道地药材品牌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已开展了罗汉果、八角、鸡血藤、鸡骨草、两面针及肉桂6种中药材的基原调查、品种鉴定及质量标准前期研究工作。

四是强化传承创新。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历史和文化背景相似,具有相似的疾病谱和相近的用药习惯,使中医药在东盟地区有一定的认可度,是中国重要的中药产品出口市场。近年来,随着广西开放开发步伐的加快,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广西)自由贸易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系列政策的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药材的贸易往来、技术交流等方面将越来越频繁。从广西边境药材口岸进口的药材不断增长,有些药材较为罕见,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进口药材标准都未收载,此时,地方标准就派上了用场。2021年开展的羊开口进口药材检验,就执行了《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接下来,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将通过搭建开放的国际国内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探寻中国与东盟在中药材领域合作发展的新途径,探索药材质量标准国际互认路径,推动传统医药合作,促进中医药产业走出去。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