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桂平市立足区域特色 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勇
2022年01月07日15:53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桂平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德佳接受人民网采访。宋延康摄

桂平位于广西东南部,北回归线横贯市境中部,风光旖旎,辖区内既有沃野良田,又得黔、郁、浔三江交汇,更拥佛道教圣地等名景胜地……近年来,立足于当地生态资源,桂平市大力培育壮大传统特色产业,通过打造品牌,推动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强势崛起。

桂平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德佳表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桂平市在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上,已取得一定成效。新时代背景下,桂平市将持续推进“品牌强农”,把好质量关,走出一条符合桂平农业实际的高质量品牌发展之路。

打造休闲农业 诞生亿元产业

桂平市名胜荟萃,山川秀丽,是广西首个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华南佛教圣地西山便坐落于此。西山是我国著名的佛家圣地之一,每年都有众多的游客到西山澄清思虑、修养身心。除了是佛教圣地外,西山还有一物让游客们趋之若鹜、流连忘返,这便是桂平西山茶。

西山此地土壤肥沃,雨量够、阳光足、早雾多,早在汉、晋便开始种植茶树。西山茶遍布西山风景区缓坡,置于其中,如洗礼一般。西山寺中的僧人在每年的春季时都会采摘头芽嫩茶,用传统佛家独有的方式制茶,制成的桂平西山茶品质绝妙,素有“山有好景,茶有佳味”之说。

目前,桂平市茶叶种植面积1.67万亩,年产量613吨,全市26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成为茶叶生产重点乡镇,成立了茶业协会,有茶叶加工企业50多家。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工后的西山茶由原来单一的西山绿茶,增加了西山红茶、西山白茶、西山黑茶等品种。

登山采茶,上山礼佛,听泉潺潺,清修品茗……一杯西山茶,让人静下来感悟,满足游客的静心需求。将佛教文化与饮茶习俗相融合,打造西山圣境般的茶。成为了当地休闲农业的一大特色,诞生了桂平西山茶亿元级的富民产业。

依托现代农业 助农增产增收

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造就了农产品资源的富饶。桂平市每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居广西第一,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最大的黄沙鳖养殖基地和广西最大的腐竹生产出口基地,广西主要的淮山、肉桂、荔枝和米粉等农副产品种植和加工基地,素有广西“鱼米之乡”的美誉,也是著名的“全国淮山之乡”。

桂平金田淮山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近年来,桂平市通过独创的“打孔+稻草”栽培技术,有力推动了金田淮山品牌化、品质化、标准化发展,实现了桂平淮山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田淮山产品以色白、粗纤维少、质地细腻而闻名,多年来一直是桂平金田镇的重要土特产,形成了地方品牌。金田淮山先后获得了广西农业农村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和“广西淮山村”“广西淮山之乡”“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称号。

目前,金田淮山常年种植5万亩,鲜淮山总产量在10万吨左右。其产品远销东南亚、日韩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品牌高质量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

桂平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金田淮山、西山茶品牌工程,做大做强桂平农业产业,有效提升了金田淮山、西山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近年来,桂平市狠抓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培育茶叶、荔枝、淮山、肉桂、澳洲坚果、中药材、小龙虾等十大优质农产品产业,特别是加快建设25万亩荔枝品种改良、5万亩中药材、10万亩小龙虾养殖项目,努力把桂平打造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

桂平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德佳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品牌强农”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桂平市将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安全、特色、品质的农产品,走出一条符合桂平农业实际的高质量品牌发展之路,奋力建设现代化特色产业基地和滨江山水文化旅游名城。

(责编:王勇、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