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虹筑坦途 桂柳高速飞驰来

12月3日,广西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行驶在高速上,穿越深沟险壑,沿途薄雾轻遮,青山巍峨,蜿蜒的高速公路与秀丽的自然风景相得益彰,共同构筑起一幅“云间巨龙”山水画。
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也是自治区“五网大会战”项目之一。这条全长96公里的康庄大道,大大缩短了桂林和柳州柳城县两地间的时空距离,成为促进两地飞速发展、桂西桂北有效互通互联的一条经济大动脉。
项目建设以来,中交一公局四公司桂柳1标建设者不畏艰险,奋勇拼搏,打造了一条和谐共生、路景相融、匠心传承的品质大道。
“征”途漫漫,后起直追破万难
“我们标的名字排在第一,实际进场施工却是全线6个标段中最晚的。”谈起在这条高速的建设经历,中交一公局四公司桂柳1标项目负责人张明扬仍历历在目。而阻碍项目迟迟未能进场的“拦路虎”,就是征地拆迁工作。
桂柳1标全长20.17公里,由于地处城乡结合区域,施工范围跨多个县域和乡镇,征拆工作任务繁重。“这个项目的征地,是我从事协调工作这些年遇到过情况最复杂、难度最大的!”面对这样困难的局面,有着多年征拆协调经验的党支部书记任希贵都犯了难。
施工用地一天不交付,项目就一天无法进场。“决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打开工作面!” 任希贵带着3名协调员,白天走村串巷,对征地群众逐一入户取证,晚上收集研究各区县征拆政策文件。很快,在对项目范围内各类征迁内容有了全面充分的了解后,一份详实有效的征拆工作计划逐渐在任希贵脑海里成型。有了工作计划,协调人员便着手逐户探访了解群众需求,对施工范围内的结构物“各个击破”,征地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
自2020年9月底正式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以来,项目团队用辛勤付出换来了一张张漂亮的“答卷”:1个月完成红线交付,2个月完成房屋拆除,8个月完成高压、特高压电线迁改,1个月内办理完成池头、两江互通、临苏路及国道322涉路施工手续。施工路上的一只只“拦路虎”被解决,项目工程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攻坚克难,彰显“国家队”本色
进场时间落后带来的难题,远没有想象中容易,难题一个接一个出现。
山口隧道,这座长2992米,以Ⅳ、Ⅴ级围岩为主的隧道,是桂柳高速全线15座隧道中最后进洞施工的一座。“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效工期短,要完成按期贯通的任务,压力很大。”张明扬介绍,山口隧道围岩破碎,夹层多、变化因素不稳定,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极高,前期的用地交付问题更让隧道建设压力倍增。
面对困局,项目团队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将难题逐个分解、一一攻克。隧道洞口处的房屋还没有全部拆迁,无法采取爆破方式作业,就用机械开挖的“笨办法”,以每天平均进尺3米的速度稳步推进,保障了洞口段100米的施工任务;隧道围岩地质不佳,项目当即引进C6超前地质钻,有效探明前方围岩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给掌子面施工服下“定心丸”;面对弃渣场位置远、运输时间长的难题,项目团队采取洞渣倒运的方法,在洞口设置临时弃渣场,化解了出渣时长问题;隧道进口端工作面难以打开,项目果断采用斜井进洞,进洞后再进行两次人行横洞改车行横洞,为隧道施工提供了广阔的作业面保障。今年7月15日,经过445个日夜坚守奋战,山口隧道如期实现了双幅贯通目标。
桥梁是建设过程中的另一项“重头戏”。项目全线共有桥梁24座,预制梁片954片,是桂柳高速全线桥梁数量最多、跨既有道路最多、梁片最复杂的标段。为了确保高速如期建成通车,项目团队迅速转变工作思路,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计划,加大机械设备和人员投入,全面展开桥梁工程施工。“施工最高峰的时候,项目43支协作队伍、上千号工人同时作业,当时场面真是火热!”提起桥梁全面建设的大干期间经历,项目“元老级”员工王燎印象深刻。今年春节,他和项目61名同事主动选择坚守一线,加班加点追赶工期。“我家在重庆,其他同事大多也都来自天南海北。从2019年进项目到现在,过程很辛苦,但没有人后悔过。” 王燎说。
党旗飘扬,众志成城谱赞歌
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党员冲在最前线。
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日夜,项目党员都始终身体力行地践行这句承诺。有着10年党龄的项目副经理郭亚飞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今年7月,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了桂林市各县、区,项目多个施工现场受到洪水威胁,防汛形势异常严峻。项目全线的材料运输关键点——义江大桥作业面更是险些被河水淹没。“现场工人不要靠近深水处,我马上到!”接到通知,郭亚飞顶着暴雨前往大桥工点查看汛情。到达现场后,郭亚飞迅速组织工人开挖排水渠,设置临时隔水带,阻止水位继续上涨,同时对工区驻地周围进行排险处理,保障工人安全。“暴雨那段时间,每天都要被淋透好几次,大家都调侃我不用洗澡,给项目省了水费了!”乐观的郭亚飞总是能用几句玩笑带走大家的压力和烦恼,但项目每个人都明白,他两年多下来只减不增的体重,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
在工程进入攻坚的最后阶段,下沉到基层、凝聚在一线的大党建力量显现出实效。项目成立了1支党员先锋队和3支青年突击队,划分了党员责任区,党旗、团旗飘扬在工地现场,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加班加点奋战在施工“主阵地”。在他们的带动下,一线工人的干劲也被调动起来,大家全都使出了全部的力气,为通车目标发起最后冲刺。在项目一线,黝黑皮肤、每天步行数万步成了“标配”,披星戴月、废寝忘食更是建设者的生活常态。正是有了这支精诚团结、无私奉献的建设队伍,一个个坎坷才变成了平坦,一道道艰险才化为了通途。
踏平坎坷成大道,攻坚克难谱新篇。两年多来,中交团队的建设者们日以继夜,坚守一线,在这场克难攻坚、跨越山河的征程中,以只争朝夕的决战决胜姿态,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顺利保障了通车目标。“这条新的经济动脉,必将惠及千千万万的百姓,我们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是值得的。”张明扬说,在这场攻坚战中,项目没有有一人打“退堂鼓”,出色完成了建设任务。(王振、朱妍彦)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