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鸣车间,氤氲着升腾的朝气;阡陌田野,孕育着丰收的热望;村屯社区,洋溢着幸福的欢笑;乡村景点,散发着淳朴的气息……这是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热土。
“十三五”时期,柳州市柳江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辖区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工业提升、脱贫攻坚、新城建设、农旅融合等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三五”圆满收官、迎接“十四五”新时期的发展鼓舞斗志、凝聚力量!
工业提升:“数”看发展 “智”造未来
“十三五”时期,柳江区抢抓撤县设区和柳州市城市发展新布局带来的发展机遇,优化工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工业总产值由289.1亿元增长到393.91亿元,年均增长7.09%;柳江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67.18亿元增长到361.37亿元,净增长94.19亿元,年均增长6.98%。
柳江区紧扣工业发展新定位、新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轻工产业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成功引进粤桂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项目,从签约到首台洗衣机下线仅用两个多月,一年半的时间成功实现了洗衣机、冰箱、空调三大主打产品先后下线量产,创造了“柳江速度”。
脱贫攻坚:“零”发生率 精准施策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五年来,柳江区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016年至今,柳江区本级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53亿元,1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出列,辖区建档立卡贫困户4692户17735人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5.87%降至为“零”,以实打实的成绩交出了高质量的脱贫答卷。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里,错落有致的楼房、干净宽敞的小区道路、装扮环境的绿树红花、完善的配套设施、崭新的生活环境,处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小区里的住户都说,“这是搬出来的幸福。”柳江区委书记区军雄说:“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中,我们坚持做到精准施策,力求编制规划精准、搬迁对象精准、执行政策精准。”“十三五”期间,柳江区425户1574人全部入住“老乡家园”,真正做到了精准施策。
新城建设:高标规划 优管宜居
“干部作风转变要落实在行动上,要体现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推进上,要把工作落实到人,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目标。”柳江区区长玉秋静就推进新城区高标准建设多次强调。为加快项目建设,柳江区采取“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个工作团队、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紧盯关键节点,全力以赴推进新城区建设。
伴随着岜公塘湿地公园、体育公园、市民广场的建成,“四纵四横”主干路网、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一个崭新的柳江新城区正紧跟着辖区人民实干苦干的步伐加速崛起,在人们的憧憬中明晰可辨。
农旅融合:绿色为韵 情怀为魂
作为柳州市的“后花园”,“十三五”时期,柳江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了一个快发展、大发展的阶段,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各镇乡村风貌呈现出“处处桃花源,徐徐入画来”的景象。
将绿水青山融入乡土情怀,变成农民增收的“金山银山”,围绕乡村振兴实施重点休闲农业项目建设、沿线环境整治及风貌整改,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一号工程”。柳江区大大小小的农旅产业融合项目遍地开花、各有特色,“吃农家饭、游农家景、购农家物”等精彩纷呈的休闲农业吸引八方来客。已连续举办九届的柳江荷花文化旅游节就是农旅融合的突出代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正带动着“绿色经济”快速发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扬帆启航。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的柳江区将不负韶华,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接续奋进,书写壮丽新篇。(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