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仁龙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大石山区的领头“羊”

【查看原图】
杨杰(左)来到贫困户韦文(右)种植的山豆根药材基地了解作为生长情况。黄庭芳摄
杨杰(左)来到贫困户韦文(右)种植的山豆根药材基地了解作为生长情况。黄庭芳摄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2020年11月11日22:05

仁龙村位于靖西市新甲乡东南部,土地贫瘠、旱季水源奇缺。全村共辖8个屯,共有663户人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0户,2016年贫困发生率超30%,是国家深度贫困村。

2018年3月,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选派的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杨杰到任后,积极走访贫困户,倾听乡亲们的声音,把“村情”“民情”装进心里。他带领乡亲门建水柜,接通自来水;修道路,发展特色种养;争取上级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因为杨杰干劲足,群众热情高、得实惠,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呼他“杨书记”。

“有了自来水,生活更方便了!”11月5日,广西靖西市新甲乡洪龙屯的村民马开国说,自从家里用上清澈的自来水,就彻底告别枯水期要翻山越岭到到3.5公里外的水源取水的苦日子,并逐步增加家禽养殖数量,收入增加了,日子越来越美好了。

“杨书记来帮助我们接通自来水,还带动我们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韦文说,种植山豆根效益好,之前也有人种植过,但由于缺水,最终以失败告终。现在水通到地头,还安装了自动浇水设备。看着长势喜人的山豆根,韦文喜上眉梢。他说,按照往年的行情,一亩山豆根年收益在四五万左右,他种的这3亩地年收益约12万元左右。

土货出山,再也不是问题了。两年多来,杨杰带领乡亲们修通“致富路”,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方便出行,也让仁龙村的农副产品能及时销售出去提高农民收入。杨杰还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利用第一书记专项帮扶经费和申请后援单位扶贫资金建立集体土鸡养殖和种桑养蚕两个实体经济,通过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带头建立产业示范点,吸收贫困户参与村集体经济,带动全村发展产业。采取“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土鸡养殖、种桑养蚕、油茶种植,今年将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以前的闭塞落后的大石山区焕发出了生机。”仁龙村党支部书记许赐说,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了,村里文化广场建起了,图书室里经常坐满人;村屯的路灯亮起来了,夜幕降临,广场上音乐响起,忙碌一天的农民还跳起了广场舞;通信基站建起来了,联通更方便,快递包裹也像城市里一样快捷、方便。乡亲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致富奔小康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干劲更足。

两年多来,杨杰扎根大石山区,与老婆孩子聚多离少是常态。本来以为周末可以回家看看,却往往被突如其来的工作任务打断了计划,他无怨无悔,因为要带领乡亲们拔掉大石山区的“穷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可喜的是, 2019年,仁龙村已实现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至1.43%。今年计划脱贫16户38人,全部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黄庭芳)

分享到:
(责编:严立政、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