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花开 趟出小康路

【查看原图】
图为灵山县卫生健康局为韦发宁家赠送脱贫鸡苗。陈琼摄
图为灵山县卫生健康局为韦发宁家赠送脱贫鸡苗。陈琼摄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2020年09月07日16:45

人民网灵山9月7日电 近日,笔者走进广西灵山县三隆镇关塘村时,沿着进村道路不远处就看到韦发宁家,这是一栋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进到屋内,摆放着实木沙发、平板电视、冰箱等家具;室外太阳能热水器、打田机、割草机、粉碎机等现代化家电、农具一应俱全,楼上楼下布置简洁、温馨。

韦发宁以勤劳肯干和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通过扶贫攻坚,摆脱了贫困的困境,实现了脱贫致富,让一家人收获了幸福。

因病因学致贫 家庭陷入困境

今年56岁的韦发宁是三隆镇关塘村“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7口人,夫妻俩靠打工和务农维持生活。儿女年幼时,他们靠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于2015年10月搬进了刚建好的一栋三层300平方米混凝土砖房框架楼房,告别了29年一家挤在三间瓦片房的艰难日子,此时一家人的生活还算不错。

但好景不长,之后韦发宁夫妻俩双双患病、儿女因读书需要贷款,一家人因病因学致贫了。当时,韦发宁自己患有高血压,爱人赖金华患有糖尿病,夫妻俩因病都要长期看病吃药,这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5个儿女,2个靠申请助学及贷款就读大学,1个读职中、1个读小学六年级,大女儿已出嫁。

面对这样的困难,韦发宁夫妇不向命运低头。他经常对村里人说:“困难是暂时的,等儿女们大学毕业了,就自立了,不但不用我们出资,还可以为家里增加收入。”这话硬气,让人们听了感动,也对他们脱贫致富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扶贫精准发力 走出家庭困境

2016年,灵山县结对精准,定点帮扶,推进“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脱贫攻坚全面展开。三隆镇关塘村是灵山县卫生健康局负责的帮扶联系点。该县卫生健康局派出了扶贫干部与韦发宁一家结对帮扶。

治贫的根本在于先扶志,再造血、送渔。而产业项目扶贫是一济良方。根据韦发宁家庭的实际情况,帮扶队员鼓励他们种荔枝、种桉树、种玉米花生,养山羊、肉鸡等,在种养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国家扶贫产业补助。

这样,韦发宁在扶贫政策的驱动下,夫妻俩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斟酌决定,筹措1.35万元资金作为发展养羊和养鸡来自主创收。当年3月,他们家就饲养起33只山羊、30羽鸡。加上当年11月4日灵山县卫生健康局为帮扶韦发宁赠送了40羽脱贫鸡苗,他家共有70羽鸡。通过产业发展,这一年他家获得3600元扶贫产业奖补资金。

2016年,韦发宁通过发展养羊、养鸡扶贫项目和外出务工等,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当年家庭总收入87315元,较2015年增加44100万元。养羊、养鸡的成功,让韦发宁夫妻看到了希望。

2017年,韦发宁坚持发展养羊、养鸡扶贫产业,以及转移就业等,家庭人均纯收入1.2万元。按照脱贫“双认定”验收要求和“八有一超”验收标准,已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这年韦发宁一家实现了脱贫摘帽;也在这一年,韦发宁把2015年建成的楼房进行了装修,从此,韦发宁的家庭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发展产业 创出脱贫致富

韦发宁脱贫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今年3月12日,当帮扶人员到韦发宁的家里了解情况,在与其妻子赖金华交流中,了解到长期在外务工的韦发宁于2月底、3月初两次到广东求职,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没能找到工作,思想有些失落。此时,帮扶人员向他们讲解了防疫形势的严峻,要求他们如果可能,随遇而安,因地制宜,在家乡继续以发展经济为主增加收入。

在帮扶人员的建议下,夫妻就调整了产业方向,计划加大发展种养业:先护理好现有的荔枝园、桉树,整理好荒田种植玉米、花生等,扩大养殖肉鸡规模,争取获得扶贫产业补助。

说干就干,夫妻筹集了1.6万元资金,购买了打田机、割草机、粉碎机及三轮载重车等农用机具和建筑材料,实施了荔枝护理、开垦荒田,搭建鸡棚、鸭舍,发展农业产业增收计划。他们很快护理好现有的3.5亩荔枝园、3亩300棵桉树,开垦了2.5亩荒地种玉米、花生、蕃茹,还养殖200羽肉鸡。今年他家第一二季度获得了4215元扶贫奖补资金。

今年6月,韦发宁又加入了关塘村成立的“灵山县东泉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这对帮助他家销售种养农产品,提升家庭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6年至2020年6月,韦发宁家累计享受扶贫产业奖补、雨露计划、教育补贴、医疗保障等各类补助共计60000元,其中贫困生教育补助18690元、医疗补贴25340元,大大减轻了他们家庭的经济负担,为发展家庭经济注入活力。

经过四年来的扶贫攻坚,韦发宁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8年、2019年连续二年保持年人均纯收入1.58万元左右,达到稳定收入目标。今年,按照韦发宁夫妻的估算,家庭人均纯收入可达1.6万元,做到了持续稳定增收。(陈燕、陈琼) 

分享到:
(责编:陈燕、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