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东融”快车道 以找矿突破服务地方发展

【查看原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承担玉林兴业县、福绵区建筑用花岗岩勘查项目工作纪实
测量人员正在进行地形测量。陈大雄
测量人员正在进行地形测量。陈大雄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2020年09月04日11:30

花岗岩作为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最急需的非金属矿产,2020年被列入广西找矿突破地质勘查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以下简称六队)作为项目勘查的实施单位,抓住“东融”对建筑用花岗岩巨大需求的契机,主动进军非金属矿产勘查,应用新技术、实施新理念,搭上“东融”快车道,以找矿突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抓住“东融”契机进军非金属矿产勘查

近年来,随着“东融”的全面加速,广西玉林市以“建高铁、修机场、造码头”三件大事为抓手,加快通往大湾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以交通优势重塑发展优势。目前,时速350公里的南宁至玉林高速铁路加快建设并往东延伸,南深高铁玉林至深圳段将于今年内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玉林市统筹推进“东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项目64个,已开工重大产业项目13个,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用石料,特别是建筑用花岗岩,它既可以作为装饰板材或艺术品,也可以用于修筑桥墩、桥拱、堤坝、海港、路面等,还可以用作混凝土的优良集料,是一种经济发展急需的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岑溪、桂林、藤县、玉林博白等市县,尽快查明花岗岩矿产资源,为加快“东融”提供基础性矿产保障。

六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与玉林市自然资源局联合立项申报建筑用花岗岩矿调查项目,获批《广西兴业县佛香山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广西玉林市福绵区忠荔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两个202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找矿突破地质勘查项目。同时,根据兴业县和福绵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分别编写了《广西兴业县司马岭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设计书》《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甘冲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普查设计书》,并按照设计实施勘查工作。做到基本查明矿区的花岗岩矿产资源,为下步矿业权出让及矿床开发利用提供较为确切的地质依据。

经济发展,找矿先行。实现福绵区及兴业县四个花岗岩矿区的找矿突破势在必行。六队要在这四个矿区共2.56平方千米的勘查面积范围内开展矿区地形地质测量、专项水文地质、钻探工程揭露、控制及取样分析测试等工作,基本查明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和岩石类型,基本查明矿区花岗岩矿分布范围、厚度和矿石质量,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估算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储量,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进行概略研究。

该队自今年3月份组建项目部出队至今5个多月以来,6个组员在项目组长黄文科工程师的带领下,怀揣着地质找矿梦,踏着一条条崎岖山路,穿梭于各个矿区进行地质勘查。截至7月下旬,通过地质测量及钻探工程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和岩石类型,基本查明了矿区花岗岩矿、风化壳石英砂矿的分布范围、厚度等。7月23~24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地勘处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质量绩效检查,经过专家室内检查和野外现场检查,两个项目均被评定为良好级。

无人机新技术助力地形测量

项目测区地势主要为山地,地形高差在100~200米以内,地物涵盖农田、果园、池塘、林地,因此,该队测量工作者在地形测量上采用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无人机新技术。

每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测量组人员早已准备好测量设备如双频GPS接收机、无人机、UAV-PPK,并检查好测量设备,确保无异常。他们会提前在设备中存入控制点和矿区范围资料,当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测量人员便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背上沉重的仪器前往矿区开展当天的地形测量。

“无人机测量适合在天气晴朗、光线适中、微风中飞行。”测量工程师朱洪明一边走一边说。

“如何保证测量结果达到要求呢”?笔者问。

“为了保证数据成果精度,飞行前,我们测量人员联测测区附近3个广西测绘院布设的C级GPS点,在测区内共布设10个像控点,5个检查点,点位清晰易辨认。”朱洪明说。

起飞点设在山顶平坦开阔地,设计航高为150米,航向、旁向重叠度分别为80%/70%,无人机结合UAV-PPK套装,对测区进行低空航测作业。

“本次飞行分为4个架次,总飞行时间约为1个小时,共获取884张影像,影像清晰,色彩均匀,符合要求。”

“飞行结束后,我们还要利用专业无人机航测相片处理测软件快速成图,查看飞行成图是否需有无漏洞区域,如果有漏洞区域,则要再次补测,反之则不需要补测,这样,飞行任务才正式结束。”朱洪明继续向笔者解释。

回到室内,测量人员对航测相片进行处理,生成测区正射影像DOM及数字地面模型DSM。根据《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处理结果获取影像的地面分辨率,满足1:2000航摄规范的要求。其次,他们还要采用三维测图软件系统对测区进行地形图绘制。将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和正射影像图导入系统中,制作工程文件,借助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进行点、线、面等矢量信息绘制,并按照地形图图式要求赋予要素属性信息。

钻探揭露的花岗岩厚度打消业主顾虑

虽然前期的勘查工作做得不错,但当业主得知项目组要实施钻探施工时,不免犹豫:钻探工作,经验很重要,他们能胜任吗?

在兴业县司马岭矿区钻孔施工前期,业主到现场查看后,对项目部的设计产生了怀疑:从地表看整个山体都是风化的泥土层,这个孔能打到花岗岩矿吗?

项目组组长坚信地回答:“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实施方案一定可行。结果不出所料,根据完工的ZK301、ZK001、ZK003三个深孔揭露,花岗岩风化层厚度一般10.95~20.0米,穿过风化层就到了坚硬的花岗岩。”

在佛香山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项目,根据完工的ZK301、ZK001、ZK002、ZK003、ZK401、ZK403六个深孔揭露,揭露到的花岗岩矿体质地坚硬,裂纹少,物理性能达到建筑用花岗岩质量要求,这些成果,打消了业主的顾虑。

绿色勘查力促生态保护和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既要为国家找大矿,又要保护生态是该队的一贯做法。

“我们在勘查过程中提出了绿色勘查理念,及时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确保生态环境不破坏,促进地勘工作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项目组长黄文科说。

早在几年前,该队就坚持生态保护理念,科学谋划地勘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勘查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科学作业,文明施工,让地勘工作对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项目组在钻探作业结束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表层土壤的植被。钻探工程需设泥浆沉淀池,工程完成后及时封堵钻孔,废泥浆与泥浆沉淀池一同填埋平整,并进行植被恢复”,黄文科说。

项目组更是将外部环境协调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出队之前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本年度在该地区项目勘查情况,为项目顺利进场提供保障。加强野外工作纪律,尊重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性,以严格的纪律约束野外职工,避免他们与工作区群众发生冲突,确保不出问题。

绿色勘查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在保护中实现经济发展。项目负责人梁景规介绍:“根据目前的可控进度,由我队承担的四个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详查项目预计在今年10月份全部提前完成,预期可提交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17,000万立方米,风化壳石英砂矿资源量4000万立方米,矿山潜在经济价值120亿元。矿山开发后,将有效缓解玉林市及周边建筑用骨料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同时,对福绵区大型建设工程如飞机场及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建设所需大量的花岗岩骨料提供可靠的保障。”(周寿海)

分享到:
(责编:庞冠华、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