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脱贫攻坚添翼加速

【查看原图】
——忻城县农民科学养蚕观察记
工作人员在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操作自动喂蚕机。罗桂恒摄
工作人员在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操作自动喂蚕机。罗桂恒摄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2020年08月31日17:48

“喂,喂,蓝阿姨,湿桑叶先拿到门口晒干,沾泥土的叶子也要洗干净晒干才能喂蚕。”8月28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蓝利香刚从地里扛回一袋大大的桑叶放在客厅角落,一口水都还没喝,就打开袋子把桑叶挖出来,准备洒向嗷嗷待哺的四龄蚕时,墙上的对讲器便响了。

“科技员眼睛很亮,监控、指导非常到位。”蓝利香说,今年上半年蚕茧价格偏低,但她只养3批蚕虫也有3800元收入,这全靠科学技术来帮忙。

“你看科技员的眼睛就在上面,我有什么不懂就对着对讲器请教他,不用出门就能解决问题了。”蓝利香说,科技员的眼睛就是安装在她家客厅墙上的那个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下面还安装着对讲器和温湿度器。蓝利香向笔者一一介绍她家科学养蚕的新设备,仿佛很有自豪感。

在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和蓝利香一样家里安装监控探头等科学养蚕新设备的还有40多户。这些农户就是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所使用的养蚕“智慧云”平台专家在线指导的重点对象。

今年初,为促进全县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忻城县引进了广西汇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桑蚕研究高校河池学院的校企合作成果,在红渡镇六纳村建设了一处占地8.6亩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该基地以“智慧云”平台为技术支撑,把实时监控、室温监控等设备安装到蚕农家里,由平台的专家团队对标准化基地蚕房实行每天12小时实时监控。同时,随时察看蚕农在家里的养蚕流程,适时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蚕农提高养蚕技术,确保蚕农增产增收。

走进六纳村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自动清洗桑叶机、自动喂蚕消毒车、自动上簇架、半自动快速取茧机、全自动水帘空调、标准化中蚕饲育蚕房、上通风加全通透式大蚕房……科技养蚕的影子处处可见。

“标准化桑蚕生产示范基地养蚕就不同,喂蚕、消毒、取茧样样体现新技术,方便又轻松。”一位大姐一边操作机器切桑叶,一边跟笔者聊天,快乐溢于言表。

“示范基地主要培育1至4龄蚕,提供给农户的全部是标准的4龄蚕,成活率提高至少30%,而且只需要饲养6天即可上蔟结茧。”六纳村主任周波介绍说以前采用传统养蚕方法,有的农户一分钱不赚,只赚一堆蚕粪。今年实施标准化新技术,蚕茧质量提高一倍以上,尽管受疫情影响,蚕茧价格没有往年高,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丝毫不减,全村90%的农户都选择种桑养蚕。

据了解,忻城县科技扶贫覆盖全县12个乡镇61个贫困村。2019年,选派科技特派员37名,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352人,组建科技扶贫服务队130支,推广新品种 13个,推广新技术14项、新设备18套,解决技术问题23个。自治区扶贫考核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均已超额完成。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近年来,忻城县依照“政府牵头、科技引领、产业支撑、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全县扶贫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县已实现56个贫困村112715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57%。科技创新,正逐渐成为忻城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强大助推力。(蓝艳青 黄雪兰)

分享到: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