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7月20日(吴明江、实习生于思琪)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延安镇依托“特色农业生态镇”的发展目标,在脱贫攻坚期内糖料蔗、西瓜、水稻等特色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以“政府扶助,企业带动,群众发展”为原则,辐射了全镇95%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
延安镇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创建了延安社区-新城村“双高”基地示范带、敬德村-那齐村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带、平南村-华南村扶贫产业示范带三大特色产业示范带。以此为圆心,将现代高新技术辐射到全镇的特色种养殖产业中,逐步构建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种养殖体系。
目前,延安镇平南村与南宁市建源农业机械公司合作经营着106亩大青枣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同时套种了10亩火龙果。该基地由公司自主经营,以高新技术种植青枣良种,并采用现代化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平南村通过撬动扶贫资金入股基地发展,每年可获得不低于3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此外,大青枣扶贫产业基地每年还能为400多人次创造劳动岗位,每年共计发放工资40多万元。
各村有各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特色,延安镇依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在每个建制村各打造一个以上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那齐村的桂笋甜竹种植基地、新城村的黑天鹅养殖基地、敬德村的龟鳖养殖基地等新兴养殖基地在延安镇迅猛抬头,并带动村民参与种养,真正打牢富民之基。
速生桉原是延安镇华南村最重要的产业,但其经济效益并不高。华南村第一书记谢芳响应延安镇“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号召,引进了金银花产业,与广西南宁如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并在村内建设了金银花初级加工厂,打造产业链。项目一期种植金银花面积达205亩,并且与20多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达成了金银花的种植协议。
延安镇累计为发展各类种养殖业的贫困户发放了产业奖补资金620余万元。截至2019年底,延安镇累计已脱贫人口489户1584人,剩余4户预脱贫户“八有”已全部达标,在今年9月份可实现稳定脱贫。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以及进行土地整合和流转,今年上半年,延安镇6个行政村、农村社区的集体收入均突破10万元大关。其中,两个“十三五”贫困村平南村、华南村分别达到26万和11万,助力延安镇成为2020年江南区首个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年任务目标的乡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