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钦州6月13日电 6月13日,广西钦州市举办第五届千年坭兴陶古龙窑火祭仪式,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坭兴陶古龙窑当天开窑,逾万件坭兴陶精品正式亮相。
这座长约80米、窑址占地面积978.9平方米的古龙窑是我国公布的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中最长的古龙窑。此前,曾因长期无人管理,窑棚多处出现漏水、塌垮等现象渐被人遗忘。
2012年,广西钦州官方决定对古龙窑进行保护、重新修缮,并于2016年重燃薪火。这里已成功举办过多届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暨千年坭兴陶古龙窑火祭大典,对弘扬广西及钦州的精品文化、推进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广西钦州享有“中国坭兴陶之都”的美誉。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坭兴陶“质如美玉、形似青铜、声若钟磬”,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钦州古龙窑火祭仪式中入窑烧制的坭兴陶作品首次突破1万件,其中大师级作品上百件,极具收藏价值。此外,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钦州市在本次活动中同时举办了首届“非遗购物节”,通过搭建线上直播带货平台,借助直播平台的网红资源和流量资源扩大钦州非遗文化的影响力,特别是让更多钦州坭兴陶企业参与、观摩和学习淘宝直播、抖音直播的操作模式,借助互联网直播,打开产品销路。
活动当天,钦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娟携手国字号坭兴陶大师,通过网络直播,为网友推介火热出炉的坭兴陶“窑宝”以及灵山竹编纯手工果篮、20年原浆神蜉酒等钦州特色非遗产品。
一直以来,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近十年来,当地坭兴陶企业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和陶瓷设计等各种大赛,共获奖345项,其中金奖83项、银奖108项、铜奖154项。坭兴陶作品亦被10多个国家博物馆收藏,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人帡表示,将铭记传承人使命,更加积极地投入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中,以陶结缘、以陶会友、以陶寄情,让钦州坭兴陶产业实现更好发展。(陈燕、周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