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拥有557万亩的广袤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82.22%,现有生态公益林面积103.9万亩,杉木人工林面积274.9万亩,竹林面积27.4万亩,油茶面积14.4万亩;杉木活立木蓄积量约1965万立方米,位居广西之首,素有“杉木王国”“毛竹之乡”之美誉。近年来,融水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为主要目标,充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促进乡村旅游开发,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有力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生态保护让大苗山“绿”起来
融水县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入实施“金山银山”工程系列项目。 “十三五”以来,全县共完成造林面积149973亩,通过实施“兴水利、种好树、助脱贫、惠民生”主题活动,向全县贫困群众赠送良种杉木、楠木、枫香等苗木共计630万株,开展林业技术培训800余场次,组织全民义务造林植树460万株,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4.33万贫困人口通过参与造林绿化、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公益林管护中增加收入。利用中央生态扶贫资金3990万元设立生态公益岗位,将4281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地选聘为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平均增加9000多元收入,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林业产业带动群众“富”起来
融水县通过加强林业企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加大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培养了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林业龙头企业。把林业产业标准化建设提到重要位置,突出产品质量和特色,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产品品牌,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到2019年底实现林业总产值98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竹木加工企业163家,其中规模以上27家,从业人员4.5万余人,为1.3万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特别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群众,有效保证了他们“搬得出,留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同时,将林下经济作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综合利用经济林的成长周期和林地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产业。截至2019年底,全县有林下经济经营面积75.7万亩,其中:林下种植25.3万亩,林下养殖12.5万亩,林产品采集及加工13.2万亩,森林景观利用24.7万亩,总产值达17.03亿元。带动4910户困贫家庭,1.7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森林旅游开发让乡村 “美”起来
融水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有林场2个,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近年来,融水县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发展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以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将全县的森林旅游地串点成线、串线成片。将森林旅游开发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带动群众参与森林旅游产业,贫困人口通过就业、个体经营、发展种植养殖、资源出租和入股经营等实现增收。同时,森林旅游发展还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交通、物流、通信、能源、商贸、制造、文化、餐饮、住宿等相关条件的全面改善,显示出了森林旅游在助推生态扶贫、乡村振兴中强劲的综合带动功能。目前,融水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年间接带动游客逾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04亿元。森林旅游直接和间接带动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切实将“绿色银行”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收入。(韦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