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的“90后”苗族姑娘熊竹来说,火车就是诗和远方。
说起和铁路的缘分,熊竹很开心,她说,作为村里第一位在铁路上工作的人,是火车带她看世界,是铁路让她飞出大山,改变了她的人生。
7年磨一剑。7年前,熊竹还只是广西百色隆林县农村一名普通的苗族姑娘;7年后,她已成为南宁客运段百里挑一的动车列车长。
2013年年底,衡柳、柳南、南钦、钦北、钦防5条高铁先后开通运营,广西正式迎来“高铁时代”。
同年,熊竹从铁路院校毕业进入铁路工作,成为南宁客运段优质品牌列车T5/6次列车上的一名乘务员,2016年,她被提拔为列车长。
从2013年起,熊竹已经连续6年在列车上过除夕,今年,她依然要在飞驰的动车上坚守。她说,能在列车上陪伴旅客一起过年,也很有意义。这些年,火车带她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风景。
2020年1月18日,农历南方小年,6时30分,熊竹被闹钟唤醒,起床穿衣洗漱、化妆,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春运工作中。
11时许,G417次南宁东开往香港西九龙的列车载着回家的旅客即将出发,熊竹站立在4号车厢门口微笑着迎接旅客上车,热情、自信、美丽的她,与优美的动车交相辉映。
“瞧,这就是咱们广西的‘动姐’,跟‘空姐’一样美。”上车的旅客发出赞叹。
听着旅客的夸赞,熊竹心里美滋滋的,但她知道不能骄傲,穿上这身制服,戴上列车长的臂章,身上就肩负着让每一位旅客平安到家的重任,一刻也不能马虎。
立岗出站后,熊竹就忙开了,整理车容车貌、巡视车厢、做好重点旅客登记、提醒安全注意事项……无论什么时候,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美的微笑。
熊竹说:“微笑是服务工作最好的名片。”
上一趟车值乘,车上有两位旅客因为手机外放声音大起了争执,吵得脸红脖子粗,熊竹知道后,先对旅客报以甜美的微笑,再将两人安排在不同的车厢就坐,并各自送上一杯茶水,再分别进行开导,最终两位旅客握手言和。事后,旅客表示,看到列车长温暖的笑容后,火气立刻消了一半。
熊竹笑着说:“以笑示人是家乡教会我的。”
熊竹的家乡地处边远山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一直困扰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广西四个“极度贫困县”之一。即便如此,那里的人们乐观积极、勤劳善良,用双手改变着贫穷落后的现象。
新年伊始,他们都有举办苗族跳坡节的习俗,跳坡节是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们相聚在跳坡场上,身着节日盛装,吹芦笙、爬坡杆,载歌载舞闹新春,活动吸引着数万名各族群众以及区内外游客前来观看。
从小生活在苗寨的熊竹,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养成了热情、开朗、大方的性格,她能歌善舞,是车队的文艺骨干,每逢节假日便在列车上开展文艺活动,给旅客带去快乐。
“小时候,家乡的条件比较落后,出来一趟需要倒好几趟车,路也不好走。现在家乡有了水泥路,附近也有了动车站,回家一趟容易多了。”熊竹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脱贫攻坚战在隆林展开。政府大力扶持白芨、田七等药材以及水果种植,到丰收时节有公司统一来收,用汽车运至百色再通过火车运往全国各地。
此外,政府还积极发展旅游业,隆林县陡峰坡的野生映山红意外走红网络,一到花期,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乘坐动车前来观赏,百姓的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
作为从苗寨走出来的列车长,看着家乡的变化,熊竹很高兴,有时在动车上遇到来家乡旅游的旅客,她都会主动介绍苗族的风俗习惯和广西旅游景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家门口也能坐上动车。”(黎姣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