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廣西師范大學物理學科躋身ESI全球前1%,實現歷史性突破!

2025年11月24日10:48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廣西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始終瞄准學科發展前沿與國家戰略需求,緊扣“一流學科”建設目標,以黨建引領事業發展,以學科建設統領全局,堅持“特色發展、重點突破、整體提升”路徑,在學科布局、人才集聚、平台能級與國際合作等方面實現系統性突破,實現了學科實力的跨越式提升,有力支撐物理學科新晉ESI全球排名前1%,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高質量學科發展之路。

筑格局:構建“一軸三極”學科體系,推進學科提檔升級

該學院緊緊抓住“強院興校”戰略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與區域需求為導向,系統優化學科結構,打破常規學科趨同模式,著力打造以粒子物理與核物理為特色主軸,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和光學為三極的學科發展格局,明確學科建設方向,理論基礎研究和技術應用研究相結合,通過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形成了7個高水平學科團隊,成功獲批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構建了完整的“本-碩-博-博士后”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學科布局的系統優化與團隊建設的扎實推進,為物理學科整體實力躍升奠定堅實基礎,推動學科入選廣西一流學科(B檔),並新晉ESI全球前1%,軟科排名從全國第97位躍升至第68位,學科實力實現跨越式提升。

強引擎:打造“引育用留”人才生態,構筑區域人才高地

學院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深入實施“人才強院”戰略,加強對人才工作的政治領導,全力構建“引育用留”全鏈條人才生態,推動人才工作提質增效。近年來,通過精准引進與內生培育雙輪驅動,引進博士、教授等高層次人才31人,柔性引進包括國際著名粒子物理學家Eulogio Oset教授在內的國際知名學者6人,新增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八桂學者等省部級以上人才20余人次。現有專任教師中博士佔比87.95%,高級職稱佔比73.49%,形成“學科帶頭人+創新團隊”的梯隊發展模式,為產出標志性成果提供根本保障,為學科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建平台:推動“頂天立地”科研突破,增強創新策源能力

學院堅持將理論基礎研究和技術應用研究相結合,立足於科學研究既要“頂天”又要“立地”,推動學科提檔升級。建成以廣西核物理與核技術重點實驗室為核心,3MV加速器質譜大科學平台為標志、囊括先進功能材料與智能傳感廣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在內的5個省部級平台,支撐學院高水平研究有序開展。在此依托下,近年來學院累計承擔了國家級項目44項,以第一單位發表SCI二區以上高水平論文174篇,授權發明專利20項,並實現了4項專利成果的轉化,獲省部級科研獎2項,2025年有望實現教育部科研獎項零的突破。平台、項目、成果協同發展,學科創新能力全面提升。

拓邊界:秉持“開放合作”發展視野,提升學科國際影響

學院持續推進國際化進程,柔性引進3位國際一流學者,與西班牙、日本等多國高校開展合作,累計產出合作SCI論文30余篇,承辦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2場、國內學術會議15場,教師多次赴境外交流學習,學科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在加入BESIII國際合作組的基礎上,於2023年成功加入STAR-RHIC國際合作組,並參與“超級陶璨裝置”的硬件研制任務中,標志著學院在前沿大科學裝置中實現從參與到貢獻的跨越。

錨定一流再出發,譜寫學科建設新篇章。學院圍繞學校“1248”發展戰略,持續強化“人才—平台—項目—成果”發展鏈條,優化資源配置,聚焦國家級領軍人才引育、標志性成果產出、高端平台建設與國際化人才培養上尋求新突破,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物理學科的支撐力量。(童翔、曹慶、鄧惠月)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