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港南區:以工代賑 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2025年11月18日16:34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04村民操控振蕩器加固拓寬的路面 甘益江攝.jpg

加固拓寬的路面。甘益江攝

2025年以來,貴港市港南區以項目為抓手,以務工促增收,巧用以工代賑政策紅利,把鄉村建設與群眾致富緊密結合,讓勞動力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在修橋鋪路、改善環境中掙到“薪金”,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11月12日,在貴港市港南區木梓鎮官聯村的一條道路上,一片熱火朝天。十幾位村民在道路施工現場分工協作,配合默契。有的熟練攤開剛運來的水泥砂漿,有的操控振蕩器加固路面,還有的專注地給拓寬路面鋪上薄膜養護。

“我做了10多天工,大概有3000多元收入,200—300元一天。年紀上來了,能賺點生活補貼,挺好的。”木梓鎮官聯村牛眠屯村民謝敬和笑著說道。

該項目組織了當地及周邊100多名群眾參與務工,發放勞務報酬高達177萬元,並對這100多人進行技能培訓。這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還提升了他們的勞動技能,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南陽屯至官聯村小學的道路,全長1953米,路面寬4.5米。由於老路破損,此次需挖除水泥老路重新建設,同時還將建設400米護欄、200米六角塊防護以及相關附屬交安設施。官聯村小學至東沖道路長2460米,建設重點在於兩側各拼寬0.5米,同樣配備400米護欄、200米六角塊防護及附屬交安設施。而白路峒內部道路雖短,僅175米,路面寬3.5米,但也需挖除碎石老路重建。

木梓官聯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梁慶程說:“落在我們官聯村的這個以工代賑項目,主要是道路加寬,老路重建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長是4.58公裡。其中,有2.46公裡是路面加寬,把原來的4.5米寬,加到5.5米寬,還有兩公裡重新硬化的。用工方面,是用我們本村村民,主要優先脫貧戶,待業的大學生、退伍軍人等,讓村民有一定的收入,改善生活。”

港南區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潘非妮表示,今年以來,港南區實施以工代賑項目7個,爭取到中央資金2372萬元,帶動647名農村群眾務工,預計發放勞務報酬891萬元,勞務報酬發放比例由2021年的20%上升到2025年的40%,人均勞務增收1.38萬元。帶動務工人數和發放報酬額較2024年分別增長463%和786%。爭取到的資金和項目數量均居全市第一,政策效應持續放大。(甘益江、譚天力)

(責編:王勇、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