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紅韻潤初心 青春擔使命​

——北海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紅色育人模式顯成效

2025年11月18日13:07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活動現場。北海職業學院供圖
活動現場。北海職業學院供圖

紅色資源是時光沉澱的精神密碼,更是培根鑄魂的鮮活教材。近年來,北海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深挖本土紅色資源,創新構建“退役士兵傳基因、理論宣講鑄信仰、紅色場館踐初心”三維育人體系,讓革命故事可感、紅色精神可學、初心使命可踐,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紅色種子,為新時代人才培養注入澎湃動能。​

老兵傳基因·國防教育潤童心​

“這抹國旗紅,是先烈熱血染就的信仰底色!”北海市銀海區第七小學的課堂上,退役大學生李浩江的話語擲地有聲。作為學院“紅色傳承”宣講隊骨干,20余名黨團員退役大學生帶著軍旅榮光,走進海城區第二實驗小學、銀海區第七小學等校園,為300余名學子打造“紅色傳承 筑夢國防”沉浸式課堂。

海城區第二實驗小學學生孫一卓挺直脊梁:“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學好本領守護家國!”在“小小護旗手童心向祖國”活動中,老兵們從國旗歷史講到隊列規范,手把手打磨40余名小護旗手的每一個動作。在“每一步都要彰顯對祖國的敬意”的叮囑下,少年們的眼神裡,漸漸燃起了“長大后也要守護家國”的星光。

宣講鑄信仰·真理力量聚人心​

如果說退役士兵是紅色基因的“傳遞者”,那麼理論宣講則是紅色信仰的“鑄魂師”。北海市“向海之聲”青年講師團成員馬芬,以《踏浪尋紅:北海百年潮涌中的青春答案》為題,為1000余名師生鋪開百年奮斗長卷。她以“青春與使命”為主線,讓漁家兒女、海防戰士的英雄故事穿越時空,讓革命薪火在青春血脈中奔流不息。

學院匠心傳承輔導員工作室成員凌燕,則帶著黨的創新理論走進基層。在常樂鎮,她以鮮活案例,用“家常話”講清“硬道理”。“心裡亮堂了,干事創業的腳步也更穩了!”常樂鎮干部的稱贊,正是理論宣講扎根實踐的生動注腳。

場館踐使命·實景育人煉真章​

“老民兵扁擔挑土修漁港、徒手挖井惠鄉鄰,‘自力更生、靖海奉獻’的精神值得一輩子堅守!”在地角女民兵連史館,學生沙石任的感慨引發共鳴。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這支擁有60余年歷史的女民兵連,用“巾幗擔當”書寫的海防故事、救援傳奇,成為學院最生動的實景教材。​

黨員教師龐怡帶領30余名團員青年走進史館,在老照片、舊物件前聆聽新老民兵接力守海防、戰台風、護漁港的事跡,團支部代表陳雨桐豁然開朗:“如今才懂‘不愛紅裝愛武裝’的深意,是責任與擔當的傳承。”在僑港鎮駱春偉廣場,40余名青年學子靜聽“我不上誰上”的鏗鏘誓言,追憶電建派出所所長駱春偉跳海斷纜、勇扑漁火的壯舉。“我們既要做紅色故事的傾聽者,更要做初心使命的踐行者!”學生江有華的感言,道出了青年一代的責任擔當。

從退役士兵的“軍裝綠”到理論宣講的“真理紅”,從紅色場館的“實景課堂”到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北海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將紅色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在新時代的畫卷上書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生動答卷。(馬芬,趙青青)

(責編:許藎文、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