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交投科技鍛造“四有”科技工匠團隊 服務交通強區建設
近年來,廣西交投科技有限公司以“智引擎”黨建品牌為引領,打好先鋒隊伍建設組合拳,著力打造一支“有使命、有擔當、有奉獻、有專長”的“四有”科技工匠團隊,為企業轉型升級、交通強區建設提供堅強支撐。
鑄魂育人,鍛造“有使命”的科技工匠。建立“專家學者傳道+黨員骨干授業”培訓機制,依托“科技大講堂”,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員工扣好“第一粒扣子”。同時,建立完善的標兵選樹機制,每年評選“科技工匠”標兵評選活動,通過內外宣傳平台廣泛宣傳先進事跡,引導職工牢固樹立科技報國、科技興企的遠大志向,自覺踐行職責使命,奮進交通強區建設新征程。近年來,該公司涌現出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勞動模范劉宇、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何華等一批先進典型,形成了學習先進、爭當先鋒的濃厚氛圍。
攻堅克難,錘煉“有擔當”的科技工匠。聚焦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建路基路面、橋梁、岩土隧道、智能交通及新能源等多個專業方向的“科技工匠”攻堅突破組,由黨員技術骨干帶領團隊沖鋒在前,勇擔“世界第一拱”天峨龍灘特大橋荷載試驗等急難險重任務,有力保障一批重大項目如期建成通車﹔加強科技攻關,有力推動高性能低造價超薄磨耗層等一批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與應用,加速“人工智能+”接入生產應用場景,在大沖邕江特大橋成功實施廣西首次“AI+無人機”智能巡檢,首創“AI動態生長算法”將路面病害智能識別率提升至97%,以AI賦能交通大發展。
扎根一線,打造“有奉獻”的科技工匠。科技工匠團隊成員長期扎根在項目第一線,頂著酷暑、冒著嚴寒,深入邊坡、隧道、橋梁等做好檢測監測,建好用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管理平台,近年來已成功預警新柳南高速K157邊坡等邊坡災變20多次,及時發現治理大沖邕江特大橋索力不均勻隱患等病害,切實擔當好工程質量“守護者”和“把關人”的角色。科技工匠團隊以甘於奉獻、精益求精的精神干事創業,成為八桂交通戰線上一面鮮艷的旗幟。
精技強能,成就“有專長”的科技工匠。搭建大師領軍團隊等人才培養平台,發揮高層次人才集聚優勢,強化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傳幫帶﹔大力開展“科技工匠 攻堅創優”等崗位建功活動、勞動競賽以及專業技能培訓,助力員工成長成才。科技工匠團隊先后承擔省部級和廳局級科研課題80多項,集中優勢力量,突破行業“卡脖子”難題,形成智能霧區誘導系統等科研成果80多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以專業專長助力交通產業升級。(黃才源、梁煥、黃子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