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研企精准“會診”賦能成果轉化
——南寧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助力醫學創新落地
近日,南寧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下稱“中心”)聯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同舉辦的第五期“成果轉化門診”專項服務圓滿收官。中心副職負責人范輝樂帶領專業團隊受邀“出診”,與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研部副部長符曉倩、心胸外科主任陽諾主任醫師及其創新團隊,聚焦醫學科研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開展深度對接與精准“會診”,聚力打通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的“最后一公裡”。
作為連接創新與市場的重要橋梁,中心始終直面科技成果轉化的痛點與堵點,積極構建“醫研企”協同創新生態。本期“成果轉化門診”以“肺部腫瘤消融治療技術研究成果的有效轉化”為核心議題,結合胸外科團隊扎實的前沿技術積累,圍繞成果商業化路徑規劃、高價值專利布局策略、技術臨床適用性優化等核心問題,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閉門研討與精准把脈,為后續轉化路徑提供了清晰指引。
范輝樂在交流中強調,科技成果隻有成功轉化為臨床產品,才能真正惠及患者、服務社會。中心推出的“坐診式”專項服務,正是立足自身專業優勢,一方面精准助力科研團隊梳理轉化流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另一方面為產業端高效匹配契合臨床需求的創新技術,是推動醫工深度融合、加速創新落地的務實舉措。
自2024年11月啟動以來,“成果轉化門診”已累計精准服務臨床科研項目30余個,成功推動包括多項前沿醫療技術在內的18項科技成果實現轉化,合同總金額達200萬元,並帶動一批創新項目進入深度評估階段,服務成效顯著。未來,中心將持續深化與醫療院校、科研機構及企業的多維合作,通過常態化開展專項對接、強化全流程知識產權培訓、優化醫企協同平台功能等系列舉措,不斷提升知識產權服務的精准性與實效性,全面激活醫學科技創新活力,助力更多原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為健康廣西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鄒秋虹 彭耀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