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市:構建“三網”體系 筑牢“糧安”底線
2025年,欽州市農業農村系統聚焦保障糧食安全供給,以系統性思維和創新舉措構建糧食作物病虫害防控“三網”體系,從源頭減損,保障糧食安全。2025年全市糧食作物病虫危害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筑牢堅實根基。
重構監測預警機制,織密全域“捕獲網”
立足全國水稻“兩遷”害虫遷入前沿地的特殊區位,欽州以改革思維重構監測預警體系,織密“第一道防線”。一是優化監測網絡布局,完成4個縣區15個農作物重大病虫觀測場標准化建設,實現全域覆蓋,同步推進監測設備升級,實現對“兩遷”害虫等重大病虫害的實時精准追蹤。二是創新調查報告機制,建立“天天調查、五天一報、重大疫情實時上報”制度,通過定點系統調查、面上普查與觀測場監測相結合,全面提升監測效能,確保病虫動態及時掌握。三是精准情報發布體系,全年發布《農作物病虫情報》120期以上,其中市級17期,短期預報准確率超98%,預警信息實現全市鄉鎮(街道)100%覆蓋,為科學決策和精准防控提供支撐。
創新應急防控體系,打造快速“處置網”
圍繞“快速響應、精准處置”目標,欽州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起全域覆蓋、高效聯動的四級應急防控體系。一是健全責任體系,建立“市、縣(區)、鎮、村”四級監測防控網絡,明確各級職責邊界,實現防控工作網格化管理,確保責任落實到人。二是建強專業隊伍,組建專業化植保小分隊,實行糧食生產區域劃片包干,確保重大病虫害24小時內完成應急處置。強化植保人才培養,2025年欽州市代表隊在廣西農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團體一等獎。三是強化協同處置,針對台風多發特點,及時印發防治指導意見,在“樺加沙”“麥德姆”台風影響后,迅速組織技術指導服務15次,指導科學防治,最大限度降低次生損失。
夯實綠色防控基礎,構建生態“防護網”
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欽州通過技術創新推動防控工作轉型升級。一是推廣綠色種植模式,示范推廣“強龍”直播健身栽培、辣椒-水稻水旱輪作模式、水稻增密增穗、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等新技術,通過科學管理優化作物生長環境,提升植株抗逆能力。二是應用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太陽能殺虫燈、赤眼蜂生物防治、螟虫食誘等綠色技術,累計應用面積達3萬畝次,實現化學農藥減量增效。三是推進統防統治融合,結合中央救災資金項目和重大病虫害統防統治項目,在水稻高產示范區和重大病虫重發區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25萬畝次,實現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有機統一。(左科舉 黃光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