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重陽續暖苗鄉 孝風浸潤西林

2025年11月04日10:10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敬老儀式現場。陸思茵攝

敬老儀式現場。陸思茵攝

11月1日,重陽節后的首個周末,不少村屯開啟一場場遲來的團聚,既是當地群眾對孝道的自發堅守,更折射出西林縣深耕孝道文化、涵養文明鄉風的長期實踐,讓“孝”從節日儀式化為浸潤日常的生活底色。

清晨的那佐苗族鄉那訕村央納屯,早已被暖意包裹。廣場上懸挂著五色彩旗,一串串、一排排,順著廣場的回廊蜿蜒舒展,在秋風中輕輕搖曳。它們不僅為重陽佳節鋪就了一片絢爛底色,更讓尊老敬老的溫馨氛圍愈發濃厚。在縣城工作的年輕人、在外求學的學生紛紛趕回屯裡籌備活動,大家分工合作,平日裡寂靜的山村頓時熱鬧起來。

那佐苗族鄉那訕村央納屯群眾陸文忠說道:“我們天沒亮就開始准備糯米飯、舂糍粑這些傳統美食。雖然重陽節正日已經過了,但我們覺得孝心不能過時。趁周末大家都回來了,正好集中陪老人過節,把尊老敬老的傳統好好傳承下去。”

上午9點,央納屯的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溫馨的敬老儀式、精彩的文藝表演接連上演,讓整個山村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老人們的笑容裡滿是欣慰。

今年重陽節恰逢周三,考慮到多數年輕人在外工作、學生在校上課,難以返鄉團聚,不少村“兩委”主動牽頭,結合群眾需求調整活動時間,有的選在重陽節當天,有的選在周末,確保孝心不因時間、距離“缺席”。

那佐苗族鄉那訕村央納屯小隊隊長陸榮昌說:今年重陽節正好是星期三,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輕人和讀書的孩子不能回來。經過屯裡一起討論,我們特意選在這個周末舉辦重陽節活動,這樣可以讓更多家人團聚,共同為老人送上關愛和陪伴,讓老人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

跳竹竿舞。陸思茵攝

跳竹竿舞。陸思茵攝

除了村屯自發的活動,那佐苗族鄉還將“敬老”與“文化惠民”相結合,讓傳統美德伴著文化魅力浸潤人心。今年重陽節期間,該鄉組織鄉壯戲團,帶著精心打磨一個多月的節目,開啟“戲曲進鄉村”巡回演出。精彩的表演,讓台下老人聽得入神、看得開心,不時引發陣陣掌聲。

那佐苗族鄉壯戲團演員陸錦麗說:“我們精心排練了一個多月,已經在全鄉6個村屯進行了巡回演出,今天還要趕往另外3個村屯。雖然連續演出很辛苦,但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容,一切都值得了。”

傍晚時分,暖意融融的長桌宴開席了,老人們圍坐一堂,品嘗著晚輩們精心准備的美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今天有這麼多人特意回來陪我們老人過節,還有這麼多節目表演,又做了很多好吃的給我們,我們很開心,感到很溫暖、很幸福。”那佐苗族鄉那訕村央納屯老人黃念軍滿意地說道。

在西林,重陽節從不是“一天的儀式”,而是融入政策、扎根鄉村的生活常態。近年來,西林縣積極打造“馱娘十八彎,灣灣孝心傳”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既以重陽節為紐帶,推動敬老活動從“節日儀式”變為“日常習慣”、從“政府主導”轉為“全民接力”﹔還將孝道文化與鄉風文明建設深度融合,通過把孝親敬老納入村規民約、評選“孝老愛親模范”“文明家庭”等舉措,以家風帶民風、以民風促鄉風,不僅讓“尊老、敬老、助老”成為全縣群眾的行為自覺與價值共識,更為全縣鄉村振興注入溫暖而持久的精神力量。(黃藍瑩 羅庭貴 王俊東 彭瀠玉)

(責編:王勇、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