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縣舉辦第十八屆文化旅游美食活動
一場文旅融合的鄉土盛宴

壯族會鼓聲響起,氣勢十足。記者蘇昭宇攝
“村T”走秀生動展現科技為馬山縣農民帶來的變化。記者蘇昭宇攝
秋日的馬山,山巒如黛,江水如練。9月28日至10月9日,馬山縣以“鼓鄉歌海 祥壽馬山”為主題舉辦第十八屆文化旅游美食活動。這場融合民俗、美食、非遺與國風的文化盛宴,在國慶中秋假期,以獨具匠心的活動設計與深厚的鄉土情懷,吸引了八方來客。
民俗與潮流的交匯
清晨的馬山縣高鐵站站前廣場,早已人聲鼎沸。
上午10時,群眾文藝演出在鏗鏘的壯族會鼓聲中拉開帷幕。古零草凳龍舞、壯族打扁擔、壯族三聲部民歌等表演輪番登場,演員們身著民族盛裝,步伐矯健,鼓點激昂,現場掌聲雷動。“我們想讓更多人了解馬山的文化根脈。”群眾文藝演出總導演黃鴻說。馬山籍歌手陳道寧則演唱了自創歌曲《瑤家歌唱共產黨》。
活動中,“國風映馬山”主題展將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巧妙融合。國風字畫、帳篷集市與打卡點交織成一幅古今交融的畫卷。
“慶豐收‘村T’”走秀活動將氣氛推向高潮。當地的農民代表隊身穿用稻穗、竹篾、廢舊農具等材料制成的創意服裝在T台上自信走秀。演員們笑得燦爛:“這是我們自己的時裝周,豐收就是最美的時尚!”
廣場一角的帳篷集市上,馬山黑山羊、金銀花、旱藕粉等農特產品琳琅滿目,非遺手工藝品、中醫藥文化體驗區前排起長隊。來自遼寧沈陽市的游客李衛國提著剛買的黑山羊肉說:“這裡的羊肉鮮而不膻,地道風味讓我忍不住買一塊來嘗鮮。”
燈火裡的家國情懷
夜色如墨,晚上7時30分,一盞盞手工制作的花燈次第亮起,荷花燈清雅脫俗,魚燈靈動活潑,“福”字燈端庄大氣,匯聚成一條流光溢彩的河流。千人花燈巡游隊伍從人民廣場出發,沿姑娘江畔緩緩行進。
晚8時30分,會鼓廣場上已是一片歌聲的海洋。“燈寄家國情”國慶祈福活動在這裡溫情上演。當《今天是你的生日》的旋律響起,千余人齊聲歌唱,聲音匯聚成一股暖流,在夜空中回蕩。《歌唱祖國》的旋律激昂,青年們揮動著雙手,孩子們則學著大人的模樣跟唱,歌曲唱出了每個人心中那份對家國的清澈的愛。
鄉土文化的創新表達
“我們不僅要讓游客吃得香、玩得嗨,還要讓他們記住馬山的文化靈魂。”馬山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韋薇表示,本次活動通過“文旅+美食+非遺+國風”多元融合,實現了“一場活動、多重體驗”,提升了馬山文旅品牌的吸引力。
9月28日至10月1日,本次活動累計吸引游客約8萬人次,帶動農特產品、餐飲住宿、旅游消費實現顯著增長。馬山正以文化為媒、山水為台,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從會鼓聲聲到花燈點點,從山歌對唱到國風展演,馬山創新講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故事。這場文旅盛宴,不僅點亮了山鄉的夜晚,還照亮了鄉村振興的前路。(記者 賓藝苑)
來源:南寧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