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廣西各地舉行升國旗儀式 共祝祖國繁榮富強

2025年10月02日09:21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升國旗,奏國歌!”10月1日上午8時,在廣西大學西校園體育場,國歌響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至旗杆頂端。體育場上,除了來自全校24個學院的4000余名師生外,不少教職工家屬還特意帶著孩子趕來,共同表達對祖國的誠摯祝福。

“能參加國慶升旗,我太激動了,看到國旗冉冉升起,自豪感油然而生!”廣西大學國旗護衛隊二班班長莫謹瑜難掩激動。曾服役於陸軍某旅的她,第一次在大學校園裡參與國慶升國旗儀式。莫謹瑜告訴記者,她們提前一周開始准備這場升國旗儀式,從集合整隊、展旗升旗,到檢查旗杆固定性、核對時間點等,反復校准每個環節,“就像部隊裡面的‘戰前演練’一樣。”

同樣心潮澎湃的,還有法學院2025級研一新生覃健。當天上午,他以學生代表身份在國旗下發言。“在廣西大學讀本科時,我就了解學校師生在抗戰烽火中輾轉辦學、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的歷史。我決心要傳承好這份精神,學好本領建設祖國。”他說。

“作為桂林人,我在上學時就聽說過桂林抗戰文化城的故事,被革命先輩們的精神深深打動。今天參加升旗,聽著國歌,看到祖國繁榮昌盛,心中感到無比驕傲。”來自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大一新生王巧玲,也分享了屬於她的感動。(記者 顧醒航)

又訊 10月1日,沐浴著清晨的陽光,欽州市在行政信息中心前庭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升國旗儀式,老戰士代表、自發前來的群眾、朝氣蓬勃的學生……現場干部群眾齊聚。

8時整,國旗護衛隊隊員手持鋼槍,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昂首闊步護送著國旗走向升旗台。伴隨著庄嚴的國歌旋律,升旗手高高揚起國旗,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儀式最后,眾人揮舞著手中的五星紅旗,全場高唱《歌唱祖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聲嘹亮,令人熱血沸騰。

儀式結束后,欽州市第二中學學生丁德宸神情振奮:“我凌晨六點半就從那彭鎮趕來觀看升國旗儀式。隨著平陸運河建設,欽州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好,看著國旗冉冉升起,真心祝願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記者 馮源)

又訊 10月1日清晨,憑祥市在友誼關關樓和市行政中心廣場舉行庄嚴的升國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

上午7時30分,友誼關關樓前晨光初露,邊關風貌在朝霞映襯下更顯雄偉。友誼關邊境檢查站國旗護衛隊隊員身著禮服,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護衛五星紅旗從關樓下穩步走出。隊員們身姿挺拔、目光堅定。隨著《義勇軍進行曲》激昂奏響,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場全體人員肅立行注目禮,齊聲高唱國歌。歌聲與關山共鳴,紅旗與朝暉相映,現場氛圍庄重而熱烈。

上午8時15分,憑祥市行政中心廣場上早已人頭攢動。市民游客手持國旗、滿懷期待,自發列隊等候。國旗護衛隊以同樣矯健的步伐入場,在雄壯國歌聲中完成升旗儀式。紅旗迎風招展,國歌回蕩廣場,干部群眾目光追隨著國旗,眼中充滿對祖國的熱愛與祝福。儀式結束后,現場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將愛國熱情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記者管林華 通訊員張鑫嵐、羅桂芬)

又訊 10月1日,陽朔縣在陽朔鎮第二中學、福利鎮中心小學等10余所中小學校同步舉行升國旗儀式,各界群眾、國際友人及中外游客齊聚五星紅旗下,共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

清晨7時許,在陽朔鎮第二中學體育場上,市民游客在“建設世旅城”主題簽名牆上,一筆一畫寫下“祖國萬歲”“陽朔與祖國共奮進”的祝願。

上午8時整,“正步走!”一聲口令劃破寧靜。武警陽朔中隊13名禮兵邁著鏗鏘正步走向升旗台。

全場瞬間肅立,數百道目光緊緊追隨那面五星紅旗。當《義勇軍進行曲》激昂奏響,升旗手振臂揚旗,紅旗伴著朝陽緩緩攀升——少先隊員高舉右臂,紅領巾在胸前格外鮮艷……嘹亮的國歌在體育場內回蕩,穿透校園,飄向不遠處的漓江。

“看著五星紅旗升起,我心裡又熱又亮。”福利鎮中心小學學生盧怡辰撫摸著胸前的紅領巾,聲音帶著孩童的真摯。

“講台就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陣地。”福利鎮中心小學教師莫智杰望著孩子們堅定的眼神,動情地說,今后要把革命故事、愛國精神搬進課堂,讓孩子們在課本裡讀懂家國大義,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的新時代少年。

這份感動也蔓延到文旅一線。“守護好陽朔的山水,就是守護好家國情懷的載體。”陽朔縣文廣體旅局副局長黃秀琴說,將把游客服務做細做實,讓更多人從陽朔的山水中讀懂中國之美。陽朔民宿與精品酒店協會副會長李浛羽也有感而發:“游客游漓江時,常會哼起‘一條大河波浪寬’,把文旅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能讓山水承載更深厚的情感記憶。”

這場庄嚴的升國旗儀式,也讓國際友人深受觸動。來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學生奧蘇參加完儀式后激動地說:“第一次和中國朋友一起觀看升國旗儀式,感覺很特別,尤其是大家齊唱國歌時,我特別感動,覺得中國很厲害、很偉大。我愛中國,也愛陽朔和桂林!”(記者傅清龍 通訊員陳澤芃、喬小娟)

(責編:龐冠華、李敏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