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 青春“稅”啟蒙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稅務局(以下簡稱“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稅務局”)開展“青春‘稅’啟蒙”稅法宣傳暨“勞模工匠進校園”宣講活動,為欽州市第一中學欽州港校區的同學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講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先進工作者、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稅務局副局長陳海燕以故事導入、案例拆解、現場答疑的形式,將稅法知識化作可觸可感的“身邊事”,引導同學們走進稅收的世界。
“從保家衛國的國防裝備、治病救人的醫療保障,到縱橫交錯的高鐵公路、推動創新的科研投入,再到大家正在享受的義務教育——這一切公共事業的背后,都有稅收作為無聲卻堅實的支撐。”此次稅法課堂從“稅收是什麼”破題,闡釋其“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公共職能,依法參與社會分配的形式,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並迅速切換至日常視角,用鮮活的語言讓同學們讀懂“稅收”的分量。
在“生活中的稅收”環節,一道特殊的算數題引起了學生們的思考,“假設一杯咖啡成本20元,商家加利潤賣30元,還要加上13%的增值稅,最終售價33.9元——也就是說,你付的每一杯咖啡錢裡,都包含了稅款。”聽到這裡,不少同學露出驚訝的表情。
隨后的互動環節更加熱烈,“壓歲錢要交稅嗎?”“大學生兼職收入怎麼報稅?”……一個個真實而貼近的提問,將稅法基本概念和征免界限悄然厘清。“以前覺得稅收很遠,今天才發現它就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裡。”參加活動的林同學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從索要一張發票開始,就是在維護稅收公平。”活動尾聲之際,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向同學們發出倡議,邀請大家成為“稅法宣傳志願者”,用青春力量共同營造依法納稅、誠信納稅的良好環境。
這堂特色課程,也是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稅務局推進青少年稅收普法的生動縮影。近年來,該局著力構建全周期稅法宣傳體系:面向中小學生開設“稅收與法治”專題課程,用沉浸式導稅體驗、趣味游戲、有獎問答等方式幫助孩子們了解稅法知識﹔為大學生定制“創業稅收錦囊”,講解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針對外籍留學生,開展中英雙語個稅政策宣講,實現普法對象精准覆蓋。
據了解,今年以來,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稅務局聯合轄區內多所中小學開展“稅法進校園”宣傳活動,累計發放宣傳資料900余冊,通過“教育學生、帶動家庭、輻射社會”的宣傳模式,進一步提高稅法遵從度,營造誠信納稅濃厚氛圍。(廉詩蕾 廖曉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