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雙崗建功”點亮城市新畫卷

崇左市江州區“人大代表+”激活基層治理效能側記

2025年09月08日10:2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夜幕下的太平古城燈火璀璨,壯鄉天琴的樂聲在石板路上流淌。身穿“紅馬甲”的人大代表張瑩穿梭在游客間,手中的喇叭傳出溫馨提示:“打鐵花表演即將開始,請大家站在安全線外等候!”

人群中,一位外地游客踮腳張望:“聽說還有水上飛人和千架無人機秀?”張瑩笑著點頭,擦去額角的汗珠——這是崇左市江州區太平古城最尋常的夜晚,也是人大代表“雙崗建功”最生動的注腳。

近年來,崇左市江州區人大常委會以人大代表“雙崗建功”模范履職為載體,打造江州區“人大代表+”工作品牌,在城市建設中發揮人大代表雙重身份作用,推動崇左文旅發展、市場改造、基層治理不斷發展,以人大力量繪就崇左城市建設新面貌。

古城裡的“紅馬甲”,讓文化名片亮起來

幾年前,當太平古城項目在圖紙上蘇醒時,拆除的陣痛與重建的艱難交織。800畝土地征收、80余棟房屋拆遷,如同一道道鴻溝橫亙眼前。

人大代表們挽起袖子扎進征拆一線,白天講解政策,夜晚調解矛盾。

2019年,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新的挑戰接踵而至——空有樓閣,缺了魂魄。

如何讓古城“活”起來?

代表們各顯神通:崇左市人大代表尹泉引進上海商業管理公司,點亮夜間經濟﹔負責非遺工作的代表馬明秀推動壯錦館、天琴表演落戶古城。

如今游客在青瓦樓台間穿梭,指尖劃過壯錦的繁復紋樣,耳畔回蕩天琴的悠長弦音。文化血脈的注入,讓古城從鋼筋骨架蛻變成崇左的文旅地標。

江州區人大代表楊啟光在志願服務中發現游客如廁難,當即協調新增移動廁所﹔聽聞商戶抱怨客流少,立刻聯系直播團隊推廣。她的記事本上畫滿星號:“銅鼓燈光秀時段調整”……每顆星都是一次民意的落地。

市場裡的“鐵腳板”,讓民生溫度升起來

清晨六點的江南綜合市場,退休教師羅藝拎著菜籃走向公交站:“以前提建議時哪敢想?現在出市場門三步就到車站!”她身后,瓷磚地面光潔如鏡,排水溝不見污漬,智能顯示屏滾動著菜價。

這份“清爽”來之不易。

改造啟動前,人大代表用腳底板丈量民情:“您希望新市場有啥功能?”一個月裡,代表們叩開110戶居民家門,召開5場座談會,記錄本被填得滿滿當當。

菜販擔憂攤位費上漲,年輕母親期盼增設母嬰室,老人呼吁防滑地磚——這些聲音最終凝結成一份沉甸甸的調研報告,成為市場改造的“施工藍圖”。

改造施工當中,人大代表何新進在工地巡查時皺眉蹲下,手指敲擊新埋的排水管:“埋深不足30公分,異味會上涌!”施工方起初不以為意,直到代表組搬出《廣西物業管理條例》據理力爭,管道才重新鋪設。

類似的“較真”貫穿全程:當鋼筋型號縮水、消防通道被佔,代表們的“監督黃牌”次次亮出鋒芒。

如今市場日均人流量破萬,智慧支付覆蓋九成攤位。海鮮區王老板邊掃碼邊感慨:“以前污水漫鞋面,現在顧客都夸干淨——這‘代表牌’菜場,建到我們心坎上了!”

小區裡的“考核表”,讓治理效能強起來

“電梯故障三天才修,綠化帶雜草半人高——這次考核你們排末位!”在石景林街道物業考評會上,人大代表梁世闡的通報讓物業經理漲紅了臉。

一張涵蓋41項指標的考核表,正顛覆江州區的基層治理邏輯。

這把“標尺”源於居民的切膚之痛。

“以前物業是‘大爺’,現在是‘考生’。” 小區居民李雲綠的調侃道出機制創新。由人大代表、街道干部、業主組成的考核組,採取“周查月評”方式突擊檢查。

垃圾清運不及時?扣分!消防通道被佔?扣分!考核結果直接挂鉤物業補貼:評上星級有獎勵,末位者約談整改。

從古城的璀璨燈火到菜場的潔淨地磚,再從小區考核表的精細指標——江州區56個人大代表聯絡站正如毛細血管,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血液在基層脈動。2024年,代表建議落實率同比提升23%,民生“微實事”辦結率達96%。

當最后一塊城市拼圖被溫情嵌合,崇左的風景裡,正流淌著人大力量澆灌出的暖意。(陸華勇 凌鬆濤)

(責編:沈泉池、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