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打政策“組合拳”促進工業經濟穩增長
體現在鼓勵企業穩產擴產、加快推進企業數智賦能等九個方面

8月20日,南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2025年下半年支持工業經濟穩增長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圍繞鼓勵企業穩產擴產、支持項目加快投資、加快推進企業數智賦能、推進產業創新轉型、培育壯大企業規模、助力企業獲得融資貸款、加力支持企業開拓市場、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深化提升服務質效等九個方面推出具體措施,著力提信心、增動能、穩增長、促發展。
《若干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執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為南寧市工業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拿出“真金白銀”
鼓勵企業穩產擴產
《若干措施》聚焦企業穩產擴產,從支持企業增產增效、幫扶困難企業復產穩產、推動企業上台階等三個方面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其中,在支持企業增產增效方面,南寧市將對2025年截止到當季度末累計產值同比增速達10%(含)以上且當季產值同比增量達2500萬元(含)以上的制造業企業,按當季產值同比增量的3‰給予獎勵(上年同期無基數企業按1.5‰給予獎勵)。單家企業單季度獎勵金額上限50萬元。在推動企業上台階方面,南寧市將對全年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30億元、60億元、100億元、20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60萬元、120萬元、200萬元、400萬元。產值跨級突破可疊加獲得相應獎勵。
《若干措施》同樣支持項目加快投資。比如,為鼓勵工業項目早開工快建設,南寧市將對三季度實現新開工入庫且當季完成投資2000萬元(含)以上的工業項目,每個項目給予15萬元獎勵﹔對四季度實現新開工入庫且當季完成投資2000萬元(含)以上的工業項目,每個項目給予10萬元獎勵。
聚焦數智賦能
積極打造一批標杆場景
加快推進企業數智賦能是《若干措施》的一大亮點。具體來看,一方面,南寧市將強化需求導向,推進診轉聯動,開展“一對一”走訪服務,全年推進一批企業數字化水平達標二級。評選一批“鏈式”轉型案例、數字化應用場景、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等市級優秀數字化成果。優化數字化轉型試點專項資金兌現流程,實行獎補資金“快申快兌,直達企業”。
另一方面,南寧市還將支持企業申報自治區2025年“人工智能+制造”項目。征集發布南寧市第二批“人工智能+制造”應用場景“機會清單”和“能力清單”,促進人工智能在制造業領域創新應用。加強優秀場景推介,積極打造一批在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可展示的,並在東盟國家可復制、可落地、可推廣的標杆場景。
制造業創新人才引育也是南寧市重點支持方向。《若干措施》支持青年人才到重點園區就業,持續開展應屆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專項生活補助。同時鼓勵企業技術創新人才能力提升,實行南寧市工程師能力素質提升獎勵項目“免申即享”。
《若干措施》還提出鼓勵企業開展綠色制造示范創建,開展2025年度綠色制造名單申報,支持企業和園區爭創自治區級、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推進建材、造紙、化工等重點行業綠色化升級改造,大力爭取超長期國債等上級資金對節能技改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的支持。
助力開拓市場
給予企業拓展新客戶獎勵
《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力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在給予企業拓展新客戶獎勵方面,《若干措施》對符合南寧市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的制造業企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為新客戶(非關聯企業)首次提供產品或服務,且該新客戶首批產品(或服務)採購額達500萬元及以上的,按該批產品採購額的3%給予生產企業一次性獎勵,企業每拓展一家新客戶最高獎勵50萬元,單個生產企業年度最高獎勵不超過100萬元。在助力企業拓展海內外市場方面,《若干措施》支持企業開拓海外市場,舉辦“南寧制造·邕有佳品”海外產業對接會,幫助企業爭取海外訂單。強化本土品牌培育,組織優質工業產品進機關、進社區展覽展銷,提升品牌知名度、影響力。
為讓政策真正落地見效,《若干措施》在優化企業服務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如深化實體經濟調研服務,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堅持上下貫通、部門協同、層層落實,集中力量推進解決一批融資、審批、用工、用能等制約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的難點堵點問題﹔依托南寧市中小企業投融資服務平台,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開發針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智能等未來新興產業企業相關專項金融產品。
此外,南寧市將圍繞企業培育、科技創新、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多渠道開展集中培訓、線上直播、“一對一”上門等政策解讀﹔定期跟蹤惠企政策資金落實情況,督促指導縣(市、區)、開發區有針對性分批次加快兌現,讓政策紅利更好地惠及企業、助力工業穩增長。 (記者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