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人工智能+文旅創新應用大賽首次走出國門

“銀灘、潿洲島……太美了!如果項目能落地廣西北海,我相信能吸引更多東盟游客前來旅游。”8月20日,中國—東盟人工智能+文旅創新應用大賽東盟賽區比賽在越南河內落下帷幕,來自越南的高校組選手黎伯日原對自己的“Beihai VirtuQuest”項目在北海應用充滿期待,“我們希望利用多平台VR與AI技術,打造連接游客、旅行社與本地商戶的旅游生態平台,讓游客在出行前即可沉浸式體驗北海風光。”
中國—東盟人工智能+文旅創新應用大賽自今年7月開賽以來,先后走進上海、北京等城市。此次東盟賽區比賽是三大初賽的收官之戰,首次走出國門,吸引了來自中國和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的33個項目參賽,集中展示了包括多語種智能導覽、虛擬數字人、智慧景區管理、文化遺產數字化、AI旅游運營平台等AI賦能文旅的最新成果,成為推動中國—東盟科技合作和區域產業創新的重要平台。
活動當天,參賽項目通過“線下+線上”的路演形式展示人工智能賦能文旅領域的創新技術與應用方案,現場氛圍熱烈,合作意向頻現。
來自東盟國家的參賽選手杜嘉登在一家企業從事旅游管理系統開發,他特別看好北海的市場潛力。“中國的數字化程度很高,政府和企業對新技術接受度強。”他坦言,此行願望,就是找到北海的合作伙伴,“讓我們的系統真正用起來。”
截至8月20日,該賽事共吸引506個項目報名,參賽主體覆蓋336家企業和170所高校。據悉,將於9月在北海舉辦的總決賽將為晉級團隊提供300+核心景區落地測試、政府基金直投及科研資金支持,加速技術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價值落地。
廣西民族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客座教授、電影獨立制片人、導演程毅認為,作為賽事主辦方之一,北海在區域合作中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它不是簡單承接技術,而是在主動塑造生態。他特別提到,“北海作為旅游城市,有應用場景優勢,通過以賽引才、以賽促產,讓AI項目在這裡測試、落地、迭代,成熟后再推向東盟,完全有望成為中國—東盟AI文旅應用的‘樣板間’。”(記者蔣璐陽 北海市融媒體中心記者邱繡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