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無人機織就鄉村快遞“高速路”

——崇左市江州區人大代表服務低空經濟下鄉側記

2025年08月22日16:57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現在都流行網上購物,我們村離集鎮遠,每次取快遞來回大半天,能不能在村裡也設個點?”崇左市江州區那模村村民農燕群在馱盧鎮人大代表接訪日上,道出了村民共同的煩惱。

這句朴素的發問,像一顆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了江州區人大為民履職的層層漣漪。

當“領快遞遠、寄快遞難”成為鄉親們眉頭緊鎖的日常痛點,江州區人大常委會以“群眾點單、代表送單、政府接單、人大督單”的機制,開啟了為鄉村物流痛點“破冰”的征途。

從田間地頭的急難愁盼,到廣西首個“低空經濟+智慧物流”項目的振翼騰飛,一場由代表力量引領的物流革命,正在這片土地上澎湃生長。

接訪日裡聽民聲:小快遞引出“大動作”

當農燕群的聲音通過代表接訪渠道向上傳遞,江州區人大與馱盧鎮人大迅速響應,組織代表深入村屯,傾聽更多關於“快遞難”的無奈嘆息。

調研發現,對許多偏遠村屯的居民來說,取一個包裹意味著數小時的奔波,寄出一份心意同樣困難重重——這是被遺忘在物流末梢的普遍困局。

代表們帶著沉甸甸的民意,主動叩開了低空經濟的大門。他們積極對接相關部門、企業及技術專家,最終促成廣西北投低空經濟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郵政崇左分公司攜手合作。

一個大膽的構想落地生根:以智能無人機編織高效運輸網絡,用科技之翼穿透地理阻隔,打通鄉村物流的“最后一公裡”。

代表領航雙建功:“泥腿子”上陣破難題

藍圖繪就,落地生根卻需闖關奪隘。江州區人大常委會迅速組建起“黨員+人大代表+村干”專項攻堅隊,63名人大代表化身項目網格中的關鍵節點。

場地清理迫在眉睫,代表們挽起褲腿,與村干部、黨員並肩,在曲折山道間協調平地,烈日灼灼下搶接線路——僅用15天,所有村級快遞接收點便完成標准化建設。

與此同時,同步推進的無人機起降場、運營指揮點等核心設施規劃,為項目落地按下了令人驚嘆的“加速鍵”。馱盧鎮黨委書記、人大代表周資富感慨道:“一個代表一份力量,關鍵時刻必須頂上去!”

然而,技術鴻溝橫亙眼前。面對村級負責人“不會管、不會入庫、不會飛”的焦慮,江州區人大聯合專業團隊,量身定制16場“理論培訓+實操演練”。

江漲村的榮艷夏等6名人大代表,從零開始,硬是啃下了硬骨頭,蛻變為低空經濟項目點的中堅力量。

汗水澆灌出碩果:一個覆蓋馱盧鎮的“1個鎮級指揮站+16個村級接收點+6條常態化航線”的低空物流網絡迅速成型。

在16名村級負責人中,人大代表佔比37.5%,一條“鎮有指揮中心、村有接收站點”的“人大+”網格服務鏈堅實鑄就,確保項目推進的每一步,都回響著人大代表的擔當足音。

閉環監督聚合力:護航“天路”越飛越暢

項目推進並非坦途。“無人機起降點周邊雜物未清”“審批手續卡殼”一個個問題如暗礁浮現。

江州區人大帶領工作隊,化身“護航員”與“清障隊”,累計走訪村屯60余次,全程對接企業,緊盯手續審批、問題處理。

他們收集並攻克場地使用、設備調試、系統操作等27個具體問題,更通過組織與北投集團、中航金城、郵政馱盧分公司等企業的聯建活動,集智聚力,一舉破解空域協調、技術適配、飛機續航等6項關鍵難題。在人大代表的持續推動下,合作的快遞公司也從最初的2家擴展至6家,服務覆蓋面與便捷度大幅提升。

2025年4月28日,歷史性的一刻終於到來——“鎮—村低空快遞”項目成功首飛!廣西首個“低空經濟+智慧物流”項目在馱盧鎮振翅啟航,為農村物流開辟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路”。“從立項到首飛,我們堅持‘一月一督查’,確保每個環節扎實落地。”馱盧鎮人大主席石英的話語,道出了項目背后嚴密的監督閉環。

灶瓦村項目負責人、人大代表甘子逢在工作中發現,“中郵E通”APP無法兼容新增的多家快遞業務,導致入庫效率低下。江州區人大聞訊而動,迅速溝通協調北投、郵政等企業,最終促成6家快遞企業在技術上實現共融共促,掃清了操作障礙。

“曾經偏遠村屯快遞送達要花一整天時間,如今無人機用不到3小時就送到了!”甘子逢欣喜地對比。在灶瓦村這樣的站點,高峰時日處理快遞量已達40余件。

截至7月31日,馱盧鎮無人機配送快遞總量已達2120件,且正以每周20%的速率強勁增長——這條“天路”,正日益繁忙。

無人機劃破長空,不僅送來了包裹,更送來了鄉村振興的新希望。這條由人大代表傾力架設的“天路”,其意義早已超越物流本身。它是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中,代表用腳丈量民情、用心破解難題、用智引領發展的鮮活印証。(滕有蘭 陸華勇 劉海媛)

(責編:沈泉池、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