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繪就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景圖

新聞發布會現場。謝海兵攝
8月20日,貴港市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發展10周年暨第五屆(2025年)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召開。
據了解,第五屆(2025年)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發展大會將於8月28日在南寧市舉行。大會由中國自行車協會、貴港市人民政府主辦,貴港市港北區人民政府承辦。此次大會以“創新驅動智造 開放鏈接全球”為主題,將匯聚國內外嘉賓、專家學者及行業骨干企業,聚焦RCEP市場的新格局與新變化,通過主題大會、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產品發布會、東盟國家新能源電動車產銷對接會、電動自行車產品試駕試騎活動等形式開展交流,進一步推動新國標產品在東盟市場的認証互認,探索“中國智造+東盟制造”的產業合作新模式,為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5年以來,貴港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瞄准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標准規劃建設了中國—東盟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十年來,貴港市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持續推進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集群建設,實現了從引進第一家企業到集聚超百家企業的歷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條具有貴港特色的輕工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愛瑪、台鈴、綠源、立馬、五星鑽豹、歐派等六大行業龍頭企業先后入駐投產,形成了從車架、電機、塑件到整車的完整產業鏈,具備年產500萬輛兩輪電動車、50萬輛三輪電動車及500萬台(套)電動車零部件的生產能力,關鍵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高達80%,成了中國第四大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2024年實現整車產量283萬台、配件247萬套,規上工業產值52億元,同比增長12.8%﹔2025年1—7月再創新高,整車產量289萬台,規上工業產值40.18億元,同比增長68.2%。
十年來,貴港市聚力成勢,完善產業生態,不斷提升電動車影響力。通過實行“一把手”招商模式,建立從招商、簽約、落地、建設、投產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形成了以愛瑪、綠源、台鈴、立馬等17家整車企業為引領、百余家配套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廣西新能源電動車質檢中心、廣西電動車行業協會等配套服務平台相繼落戶,既實現了“園區產品園區檢”的便捷服務,又通過協會平台促進了企業間的互學互鑒。貴港市兩輪電動車產業集群先后入選國家級、自治區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以及廣西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同時,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倡議和RCEP實施的機遇,通過連續舉辦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發展大會、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等舉措,搭建國際交流平台,推動“好電車 貴港造”品牌走向世界。目前,產品遠銷希臘、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墨西哥等國家。今年1—7月,全市電動車及零配件出口額達243.94萬元,同比增長124%。
十年耕耘,貴港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實現了從“制造”到“智造”的蝶變,建成自治區級以上研發平台12個,主導或參與制定新國標等行業標准15項,企業在智能續航、輕量化等關鍵技術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愛瑪、綠源等龍頭企業引入數控切割、智能焊接、自動噴涂等自動化設備,打造高效智能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日產電動車超千輛。廣西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的“管材加工島與人工智能”項目,以及廣西愛瑪車業有限公司的“基於MES系統管控以及數智化設備的協同制造”項目,均成功入選廣西“人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
展望未來,貴港市將重點圍繞完善產業鏈條、加強技術研發、嚴把質量標准、優化服務環境四個方面持續發力,推動貴港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向更高端、更智能、更國際化邁進。(陸宏夏 蘇蕊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