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育人,共筑“零欺凌”校園
廣西幼師美術設計學院:“四位一體”織密防護網

廣西幼師美術設計學院就構建科學、系統、可持續的防治機制,作為當前教育治理的重要課題,提出“四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以中小學生為教育主體,構建預防校園欺凌的綜合育人體系。
構建“雙聯盟、雙保障、家校社協同推進”的治理機制
項目自2019年啟動以來,立足“為學校辦學安全托底”的政策要求,針對廣西小學校園欺凌防治中家庭宣教缺失、學校主導不足、社區聯動薄弱三大核心問題,首創“陽光助學聯盟(資源平台)+反欺凌社團(執行主體)”雙聯盟協作架構,突破傳統以學校單邊主導的局限,推動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中小學、社區、家庭四方協同治理。配套“人、財、物、智”四重保障體系,形成“守護-聯動-浸潤”全鏈條閉環治理范式,實現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的機制轉型。
開發“藝術療愈+數字敘事”融合課程體系
構建具有文化傳承與心理療愈功能的課程體系,原創壯族山歌《與您同行》創設“聽-唱-創”音樂療愈路徑,開設反欺凌美術工坊,學生創作手抄報、書簽等作品638件﹔開發AR互動繪本、微電影《默》等數字資源,將反欺凌教育融入藝術與科技,增強沉浸式學習體驗,提升教育感染力與參與度。
創建“一帶三·同向行”志願服務機制
構建“1名核心志願者+3名志願者+N名學生”的“一帶三·同向行”志願服務模式,通過定向招募-專業培訓-考核認証機制,組建200余人專業隊伍。結合分齡化宣傳教育策略,開展情景劇、沙盤、辯論會等多樣化活動1086場次,覆蓋學生6.3萬人次﹔同步運營“拒凌”微信公眾號,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傳播,推動反欺凌教育從“單向灌輸”向“同齡共育”轉變。
六年探索過程中,項目通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中小學、社區、家庭”多元協同治理,顯著提升了校園欺凌治理效能,構建了安全和諧的育人生態。項目覆蓋河池市天峨縣第五小學、柳州市柳南區航生路東苑社區、玉林博白縣那林小學、桂平市木樂鎮中心小學等20縣25所中小學,校園欺凌認知普及率從43%提升至87.5%,致困學生幫扶覆蓋率超90%。期間,作為核心成員研發的“暖陽行動”獲批成為教育廳2023年廣西高校大學生志願服務優秀項目﹔依托項目經驗推動學院入選自治區第一批全區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校﹔主編國家規劃教材《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之樂讀蒙學》,榮獲“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指導學校以項目實踐成果為基地,成果獲“互聯網+”大賽廣西賽區銅獎、“挑戰杯”創業賽銀獎等3項省級獎項﹔橫向課題《校園欺凌治安防治機制構建》落地富川瑤族自治縣,形成可復制推廣范式。(榮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