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打造“產教融合型”教師隊伍 破解養老專業師資跨界教學瓶頸

2025年08月04日09:06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過去講康養就是量血壓、翻身拍背,現在學生要懂智慧設備、會策劃老年旅行,我們老師先得自己跨出這一步。”在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專任教師梁紅平剛結束與柳鋼康養團隊共同開發的《AI+康養場景開發》課程模塊,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社區居家項目現場,這是她今年第3次以“智慧健康管理師”身份進駐企業一線。類似的場景,在該校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已成為常態。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康養產業已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賽道,對“懂健康、通智慧、善服務”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作為培養康養人才的重要陣地,高職院校養老專業卻普遍面臨師資隊伍跨界能力不足、產業實踐經驗薄弱等現實挑戰,難以滿足“健康+智慧+樂齡”的復合型人才培養要求。在此背景下,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立足區域發展需求,聚焦養老專業師資建設痛點,以創新機制破解教學瓶頸,探索出一條產教融合的師資培育新路徑,為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教師指導學生實訓。張存立攝

教師指導學生實訓。張存立攝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養老專業教師隊伍多由護理、臨床等單一學科背景人員構成,面對“健康+智慧+樂齡”復合人才培養需求,跨界知識儲備不足、產業實踐經驗欠缺的問題日益凸顯﹔同時,以論文、職稱為主要指標的傳統評價,難以激勵教師主動走出“舒適區”。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把師資短板列為養老專業建設頭號工程,用六年時間探索出一套“四維混編+雙崗輪動+數據導航”的教師發展路徑,為跨界教學提供了可持續的人才支撐。

學校打破傳統教研室壁壘,組建由校內骨干教師、智慧養老企業技術專家、醫養結合機構管理者及熟悉“桂派”康養的銀齡實踐導師,共同構成的“四維混編”教學團隊。四類成員以真實項目為紐帶,在同一門課程裡共同備課、共同授課、共同評價,教師在與產業專家並肩工作的過程中實現知識更新和能力遷移。

為了讓教師真正“下得去、帶得回”,學校推行校企“雙崗輪動”。一方面,專任教師每年須以員工身份深入企業60天以上,並完成“帶回一個真實項目、開發一個課程模塊、解決一個技術難題”的量化任務,實踐成果直接計入年度考核﹔另一方面,26位來自廣西醫養一線的行業專家以“雙聘雙責”身份走進校園,承擔核心課程教學、實訓指導和教師培訓,形成校企雙向流動的常態機制。

教師深入企業指導學生實踐社區頤養課程。宋小金攝

教師深入企業指導學生實踐社區頤養課程。宋小金攝

教師成長如何精准發力?學校借鑒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思路,開發“五維三階”數字診斷模型,圍繞師德師風、教學實施力、智慧康養技術應用力、醫養結合服務研發力、數字適老化素養五個維度,為每位教師生成動態“能力雷達圖”,並依據短板智能推送個性化培訓資源﹔同時,通過“成長護照”,記錄教師在關鍵能力上的增值幅度,把進步幅度和對產業服務的實際貢獻作為評價重點,實現從“被動培訓”到“主動進化”的轉變。

六年來,該專業專任教師企業實踐累計超過5000日次,教師與企業共同開發課程模塊54個,38個真實項目直接轉化為教學案例﹔“雙師型”教師比例由62%提升至91%,學生對教師教學滿意度穩定在97%以上。未來,該專業將繼續優化教師企業實踐制度,擴大“四維混編”團隊規模,讓更多教師帶著真實任務進企業、帶著解決方案回課堂,為區域康養產業輸送更高質量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周霞)

(責編:王勇、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