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西山瑤族鄉:創新推行“四實”工作法 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

2025年07月22日09:59 |
小字號

灌陽縣西山瑤族鄉深入貫徹落實上級的決策部署,立足民族地區實際,以提升治理效能、增進民生福祉為核心目標,創新探索並深入實施“四實”工作法(法治宣傳出實招、多元聯動強實功、文化浸潤鼓實勁、紀律約束重實責),著力構建黨組織統一領導、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走出一條具有西山特色的善治之路,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法治宣傳出實招,筑牢治理根基“定盤星”。堅持法治先行,將法治理念融入鄉村治理血脈,夯實長治久安基石。一是建強多元普法矩陣。有效整合人大代表聯絡站、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資源,聯合鄉派出所、司法所,創新實施法治多部門聯動宣傳模式。聚焦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鄰裡糾紛等群眾關切熱點難點,年均開展“法律進村屯”精准宣講4場次,覆蓋群眾3000余人次。充分利用趕集日、廟會、“6·26”國際禁毒日等契機,通過發放宣傳圖冊、設立咨詢台、LED屏展播等形式,用通俗語言“送法上門”。在10個行政村農家書屋設立“法治圖書角”,配齊常用法律書籍,讓法律知識觸手可及。二是暢通線上線下渠道。線上依托微信群、抖音、火山小視頻等平台,定期推送法律解讀、“以案釋法”案例,實現法律資訊“指尖直達”。線下緊抓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傳統節慶等人員聚集時機,邀請民警、法律顧問現場授課,通報治安動態,剖析典型案例,傳授實用防范技能,讓法治聲音深入人心。三是培育法治中堅力量。深入實施“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通過系統培訓、實戰鍛煉,重點提升其運用法治思維化解矛盾、引導村民、服務鄉村的能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廣大村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今年以來,累計組織入戶法治宣傳100余次,發放資料1000余份,法治精神在瑤鄉蔚然成風。

多元聯動強實功,共繪共治共享“同心圓”。著力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激發多元主體活力,凝聚共治共享合力。一是深化民主協商實踐。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充分發揮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等平台作用。常態化開展“村民說事”“民情懇談”和“板凳議事”等多種形式協商活動,聚焦矛盾糾紛調解、惠民政策落實、“一事一議”項目等群眾關切,集思廣益,民主決策。修訂完善務實管用、富有鄉土氣息的村規民約,有效實現“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二是推動村務陽光運行。建立健全規范透明的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統一設置高標准“三務”公開欄,明確黨務、村務一般事項按季度公開,財務收支明細按月公開,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等即時公開。確保村級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讓群眾明白、放心。三是創新文明善治載體。推廣“村級愛心超市”積分管理模式。將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遵守村規民約、踐行孝老愛親、投身志願服務、爭當道德模范等善行義舉量化積分,憑積分可在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有效激發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內生動力,營造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文明鄉風,為治理注入源頭活水。

文化浸潤鼓實勁,涵養治理深厚“軟實力”。深挖民族文化富礦,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為鄉村治理注入強大精神動力。一是活化民族傳統節慶。充分利用“二月八”、“三月三”、傳統廟會等特色節日,精心組織民俗展演、技藝比拼、非遺展示等系列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創新運用瑤族山歌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編寫傳唱黨的惠民政策、民族團結故事、法律法規知識,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機融入“廣西三月三”嘉年華、民族體育競技等活動中,極大豐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打造特色文化名片。成功舉辦了獨具魅力的“六月十九”素食文化旅游節,通過集中展示瑤鄉特色素食、傳統服飾、民俗歌舞,生動呈現瑤族獨特的飲食文化和人文風情,吸引八方來客,顯著提升了文化認同感和地域影響力。推動非遺活態傳承。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建立“黨建+非遺”聯動機制,將基層黨組織引領力融入非遺保護傳承全過程。以“素食文化旅游節”為契機,今年7月,在李家村上江口屯油茶屋開展油茶制作等非遺體驗活動,開發非遺體驗游、非遺特色產品,使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機,成為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紀律約束重實責,織密治理清廉“防護網”。堅持嚴字當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為鄉村治理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一是規范“三資”嚴管理。深入開展“三資”管理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清查整治行動,聚焦資源發包、工程建設、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健全管理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堵塞監管漏洞,堅決守護好村集體“家底”,織密農村基層權力運行的“廉政防護網”。二是健全立體監督體系。構建群眾廣泛監督、村級監督委員貼身監督、黨員中心戶就近監督的“三位一體”監督網絡。重點強化對村級財務的監督審計力度,嚴格執行財務公開、民主理財制度,確保每一分集體資金用得規范、花得明白,向村民交出一本“陽光賬”“放心賬”。三是筑牢廉潔思想防線。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警示教育活動。鄉黨委、各村黨支部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通報、觀看警示教育片,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引導基層干部時刻繃緊廉潔自律之弦,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今年以來,全鄉累計開展警示教育活動16次,受教育黨員干部400余人次,清風正氣日益充盈。

下一步,西山瑤族鄉將持續深化拓展“四實”工作法內涵,不斷健全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的現代鄉村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以高效能治理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筑牢和諧穩定根基,確保發展成果更公平、更充分地惠及全體人民,奮力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冼紹霖)

來源:西山瑤族鄉人民政府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