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平桂區:旱播“鐵牛”顯威 稻田省工增效

2025年07月22日10:09 |
小字號

7月18日,在廣西賀州市平桂區西灣街道飛馬村的田野上,一台被村民稱為“鐵牛”的水稻旱直播機隆隆作響。一位身著短袖的技術員專注地向儲種箱傾注種子,機器后方多根管將包衣稻種精准送入土壤。僅一天,就完成了40畝稻田的播種任務。

“鐵牛”的威力遠不止於速度。它一次性貫通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五道工序,單機日工作量突破40畝,相當於130名壯勞力彎腰插秧的辛勞。與傳統水稻種植相比,旱直播技術直接省略育秧、插秧環節,將種子播入旱田,是農業科技向土地要效率的生動實踐。

水稻旱直播機在作業。

水稻旱直播機在作業。

種植大戶盧家樹算起了效益賬:“旱直播每畝節約人工、育苗成本約200元,綜合收益提升40%﹔在節水節肥上較傳統插秧每畝節水超30%,有效減少肥料流失。”他說,配合精准播種保障出苗率與水肥一體化管理,畝產穩中有增。

據了解,水稻旱播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種植模式,無需進行傳統的育秧、插秧環節,直接將種子播於大田。這一技術適應了當地的水資源條件和農業生產需求,尤其在一些缺水或灌溉不便的地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員向儲種箱傾注種子。

技術員向儲種箱傾注種子。

據平桂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志偉介紹,近年來,平桂區積極探索農業新路徑,引進和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設備。此次水稻旱播機的應用,正是該區推動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重要舉措。“在全區農機總動力達16.38萬千瓦、擁有超1200台中大型農機的堅實基礎上,旱直播機與無人機施肥、智能灌溉系統協同發力,正編織一張覆蓋耕、種、管、收的‘智慧農耕’網絡。”李志偉說。

“我們會加強后續田間管理,確保禾苗茁壯成長,盼著科技為金秋帶來沉甸甸的豐收。”看著新播的稻種,盧家樹充滿期待。當“鐵牛”的轟鳴融入鄉村振興的強音,平桂農業現代化的畫卷,正在這片精准播種的土地上徐徐鋪展。(陶勝平)

來源:平桂區委宣傳部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