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賽融通”出碩果 “賽教融合”育匠才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旅游與康養學院職業教育改革實踐

智慧健康養老專業學生在照護場景中接受行業導師的現場考核。柳州城市職業學院供圖
斬獲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銀獎2項、銅獎1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二等獎2項﹔手握國家專利3項﹔主持制定推廣地方標准3項﹔年均培訓養老護理員1500人次……這一系列耀眼的成績單,正是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以創新實踐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生動注腳。
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強調,推動“崗課賽証”全面融通,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崗課賽証”融通成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以“崗課賽証”融通為抓手,構建“課堂教學—技能競賽—產業服務”深度聯動的育人模式,同時,將國際賽事標准融入教學體系,其育人實踐從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國際賽場延伸至廣西養老服務的基層社區,為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提供了生動范例。
國際標准本土化:構建賽教標准金字塔
專業群辦公室內的“競賽標准轉化牆”展現著職教改革的創新路徑——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健康養老照護”賽項的76個技能點,被系統拆解為可視化圖表,精准對應《老年人能力評估實務》等14門專業課程教學標准。專業群帶頭人梁紅平表示,致力於讓世賽前沿標准真正落地課堂。
團隊通過構建“世賽標准—行業規范—課程標准”三維轉化模型,將“以老年人為中心”的國際照護理念細化為“評估—照護—康復—管理”四大教學模塊。同步創新建立“國—區—校—班”四級競賽體系,形成從校級全員“技能闖關賽”到世界大賽舞台的成長通道。真正實現“分層培養、逐級提升”。
針對學生成長階段性需求,專業群推行“1+X+N”分層培養模式。其中“1”指貫穿學生生涯的“職業認知—技能達標—綜合實戰”一條主線﹔“X”指學生考取的職業技能等級証書﹔“N”指N種個性化賽道。大一新生在“技能啟蒙周”中通過康復器具組裝等趣味項目激發職業興趣﹔大二學生開展“專項技能挑戰賽”,模擬真實照護場景強化實操﹔大三學生組建集訓隊,實施“雙周模擬+月度實戰”的強化訓練,為不同基礎的學生搭建個性化成長路徑。
實訓場景實戰化:打造產教融合新課堂
在智慧康養產教融合中心,智能護理床、虛擬現實照護系統等設備構建起沉浸式教學環境。這裡不僅是日常實訓基地,更連續承辦2023、2024年度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我們將賽場元素融入教學空間,打造產教融合的‘第三課堂’。”梁紅平表示。
專業群構建的“一中心三平台”實踐體系成效顯著。學生使用標准化工具箱為“虛擬老人”進行認知評估,嵌入養老機構的“企業實踐流動站”則讓學生在真實照護場景中接受行業導師的現場考核。
教學模式同步革新。在《老年人生活與基礎照護實務》課堂上,學生們以“失能老人壓瘡預防”等實際問題為題進行分組競技,行業導師現場評分,優秀方案直輸合作企業。三年來,師生累計產出可落地的照護方案30余項。
師生為失智老人提供服務。柳州城市職業學院供圖
師資隊伍復合化:創新三師協同機制
在柳州養老機構,柳州城職院旅游與康養學院副院長劉奕正在記錄失智老人活動案例——這是她第六次企業實踐。“職業教育教師必須兼具教學能力與產業經驗。”她強調。
專業群推行“三師協同”機制。校內教師開發課程,產業導師(養老機構管理人員)開設“康養實戰講堂”,技能大師(世賽獲獎選手、技術能手)傳授前沿技術。三年來雙師型教師佔比達85%,團隊獲自治區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2項。配合“教師成長三階梯”培養模式,新秀教師開發賽項微課,指導學生團隊,骨干教師考取養老護理員高級証書,名師領銜世賽集訓隊並開展專利研發。這一機制推動教師向“技能導師+科研骨干+產業顧問”的復合型角色轉型。
育人成果立體化:實現服務產業新突破
作為廣西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基地,專業群取得顯著成果。三年來在技能競賽中屢創佳績,與16家企業合作開發適老化產品4項(獲國家專利3項),主持制定的3項地方標准在全區推廣。此外,團隊牽頭建立5個“老年社會服務工作站”,年均開展養老護理員培訓1500人次,為區域養老產業提供人才支撐。
在智慧康養產教融合中心,師生正為2025年世賽積極備戰。專業群將持續深化“崗課賽証”融通,開發可復制的標准體系。當國際賽場的“指揮棒”轉化為育人的“施工圖”,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正培養出更多“心中有夢、手中有技、肩上有責”的新時代工匠,為區域養老產業注入強勁動能。(周秋玉 趙國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