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織網聚合力 國門車站暖如家

在祖國南疆的國門憑祥,繁忙的鐵路線不僅是聯通內外的“鋼鐵動脈”,更悄然織就了一張覆蓋職工心田的“溫情網”。這張由國鐵南寧局憑祥站區工會工作協調委員會(以下簡稱“工協委”)精心編織的網,以構建“平安小家、和諧小家、健康小家、幸福小家、文明小家”為經緯,將“五家”文化的服務根須深扎站區肌理,讓國門車站成為300余名職工實實在在的“心安之所”。
共建共融,筑就邊關“暖心巢”
望向如今寬敞的宿舍,憑祥站區線路工陳雷東感慨道:“如今環境真是好太多了,像到了家一樣!”他所在的宿舍樓過去由於年代久遠,牆面斑駁、水電設施老化,每逢暴雨屋頂都會漏雨,樓道裡還堆滿了雜物,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自工協委開展“安居”工程后,不僅對宿舍樓進行了全面翻新,牆面粉刷一新、水電設施全部更換升級、重新鋪設屋頂防水層,還在樓外重新規劃排水系統。如今,走進宿舍樓道,整潔明亮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工協委聚焦職工生活品質提升,以“安居”工程為突破口,構建“職工共治、區域聯治、常態長治”的治理體系,建立“周巡查、月聯檢、季評議”常態化交流機制,協調解決宿舍區改造、公共空間優化等治理難題12項。實現“硬件提標+服務提質”雙突破。如今,窗明幾淨的宿舍區、功能完善的共享空間,讓常年駐守邊疆的職工真切感受到“以站為家”的溫暖,來自五湖四海的鐵路人在這片熱土上安心扎根、奉獻青春。
安居更要“樂業”,精神家園同樣需要精心耕耘。工協委深諳此道,立足“國門車站”的獨特使命,深挖站史底蘊,精心澆灌“五家”文化品牌。靜謐的站區閱覽室書香彌漫,成為工余“充電”的港灣﹔“讀經典·頌黨恩”讀書分享會上,思想碰撞的火花照亮家國情懷。更令人振奮的是,工協委主動“破圈”,攜手口岸聯檢單位、地方工會、青年組織,架起聯創共建的橋梁。籃球場上,矯健身影伴著吶喊助威﹔書法展覽中,墨韻流淌浸潤心田。這些躍動的身影與靜默的墨香,不僅點燃了熱情,更在並肩同行中,熔鑄起“扎根邊疆、建功國門”的鋼鐵信念。
共享共促,激發團隊“新活力”
“只要思想不貧瘠,生活便不會無趣”。站區文化活動室裡,音樂聲、歡笑聲此起彼伏。來自不同單位的職工正為即將到來的文藝匯演緊張排練。這正是工協委推行文體設施共享共管機制帶來的活力圖景。他們整合資源,打破單位藩籬,讓文化活動室、職工活動中心成為所有成員單位職工的“共享客廳”。在這裡,定期舉辦的職工運動會成為展示風採、比拼協作的舞台﹔文藝匯演上,多才多藝的職工們用歌聲舞姿傳遞著快樂。閱覽室裡豐富的黨建、歷史、鐵路專業書籍,則成了職工自我提升的“加油站”。
為滿足職工多元的精神“味蕾”,工協委的“活動菜單”持續推陳出新。讀書分享會上,智慧在交流中閃光﹔攝影比賽中,鏡頭捕捉邊關的壯闊與溫情﹔手工制作坊裡,巧手創造生活的驚喜……形式多樣的活動,總有一款能點燃興趣的火花。尤為暖心的是,工協委搭建的婚戀交友平台,將關懷的觸角溫柔地延伸至“八小時之外”,為單身職工牽起緣分紅線,讓“家”的幸福感更加立體豐盈。
共商共治,暢通訴求“快車道”
“宿舍樓下的路燈不亮了?掃碼反映一下!”信號工盧家瑞掏出手機,對著張貼的二維碼一掃,簡單描述后點擊提交。令他驚喜的是,當天下午,維修人員的身影就出現在樓下,不一會兒,手機裡就同步收到了處理完成的進度推送。這高效的背后,是工協委“馬上就辦”服務機制的強力運轉。線上線下雙軌並行——服務窗口隨時待命,掃碼入口、專線電話暢通無阻,“24小時內必有回音、辦理進度實時可查”的硬核承諾,讓“碼上辦,馬上辦”成為職工口口相傳的金字招牌。
服務不止於快速響應,更追求精准和溫度。工協委傾力打造的“為您服務”數字化平台,構建了全鏈條的智慧服務體系:食堂每天通過平台“雲端晒菜單”,職工動動手指就能投票選擇心儀的菜品﹔線上問卷實時收集大家對各類服務的評價和建議,驅動服務不斷優化﹔工會、團委、志願者的資源在平台上高效整合,活動發布、幫扶申請、服務記錄一鍵通達﹔更有20多項日常業務實現了“一站式”線上辦理,讓職工少跑腿、數據多跑路。這個平台,真正成了職工指尖上的“貼心管家”。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也是凝聚力的源泉。工協委堅持廠務公開,通過公開欄,站區工協委工作交流會,將站區的生產經營、財務收支、人事變動等重大事項及時、透明地呈現給每一位職工。同時,“職工有話說”平台支持微信掃碼和網上提報並全天候開放,廣泛收集職工的金點子和心裡話。定期的服務滿意度調查,則像一面鏡子,倒逼著服務品質的持續提升,讓職工真切感受到自己是站區的主人翁。
從邊境線上的“鋼鐵動脈”到職工心中的“溫暖港灣”,憑祥站區工協委用“共建”筑牢發展基石,以“共享”激發團隊活力,靠“共治”守護職工權益。如今的國門站區,既有貨物通關的繁忙景象,也有職工笑臉洋溢的溫馨畫面。憑祥站區工協委正以“職工心安、站區業興”的生動實踐,在祖國南疆的國門線上,書寫著新時代“職工之家”的溫暖篇章——這裡,是樞紐,更是家園。(趙靖、潘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