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北廣西工程多點突破 智能化施工顯實力

環北部灣廣西地區作為我國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樞紐,長期面臨水資源承載力與經濟社會發展布局不匹配的難題。區域內南寧、北海、欽州、玉林等重點城市的城鄉生活及工業用水需求持續增長,而現有水源保障體系難以滿足長遠發展需要,構建跨區域水資源配置工程成為破解瓶頸的關鍵之舉。在此背景下,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應運而生,肩負著優化區域水網布局、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重大使命。
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這項關乎區域發展的重大水利工程再傳捷報。施工D1、D2標項目TBM(全斷面硬岩隧道掘進機)“環北廣西五號”“環北廣西六號”同時啟動步進,兩大工程節點齊頭並進。
“環北廣西五號”TBM順利步進。孫建攝
此次兩大TBM同時步進,是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智能化施工成果的集中體現,更是全體建設者以科技創新賦能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向黨和人民交出的階段性答卷,標志著工程正式邁入“智造”新階段,隧洞施工全面提速,為后續貫通奠定堅實基礎。
這兩台TBM均為中鐵電建重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斷面雙護盾岩石隧道掘進機,堪稱隧道施工領域的“全能選手”。其自帶的雙護盾如同為隧道裝上了“天然鎧甲”,無需額外構建(鋪設)隧道之“盾”,也就是不用鋪設管片,卻能集開挖、支護、出渣等多項功能於一體,實現隧道的一次成型,大幅提升施工效率與質量。
據了解,D1、D2標項目所採用的這兩台TBM雖同屬雙護盾機型,卻又各有千秋,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卓越的性能,成為攻克復雜施工難題的“關鍵利器”。
作為D1標工程的“硬核裝備”,“環北廣西五號”TBM的登場備受矚目。它開挖直徑達4.63米,整機長度延伸至490米,刀盤最大轉速可達13.4轉/分鐘,更配備了能實時監測斷層破碎帶岩層的智能系統,如同為隧道安全掘進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智慧防線”。
“環北廣西六號”TBM順利步進。龍婷妮攝
而作為D2標工程的“開路先鋒”,“環北廣西六號”TBM的性能同樣不容小覷。其整機長度310米,主機重量400噸,總重約1200噸,裝機功率高達2900kW,主推力達21,551kN,輔推力在高壓脫困時最高可達31,172kN,刀盤額定扭矩2,502kNm,這般強悍的性能,足以從容應對復雜的地質環境。
為保障“環北廣西五號”“環北廣西六號”TBM順利步進與后續始發,承建單位早早組建了專業技術團隊,精心制定了詳細的雙護盾TBM分體始發、掘進專項施工方案。團隊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測與調試,同時深入開展施工人員專項培訓,從技術到人力層層嚴格把關,全力為工程的高效推進保駕護航。(李敏軍 白筱銀 龍婷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