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貴港:環保設施開放助推生態文明理念入腦入心

2025年07月01日17:35 |
小字號

工作人員正在講解翻斗式雨量計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降水監測中的作用
工作人員正在講解翻斗式雨量計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降水監測中的作用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下簡稱“貴港中心”)緊扣“美麗中國我先行”主題,聯合貴港市生態環境局、氣象局開展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日活動,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走進貴港市氣象局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進一步了解和感知環保工作,讓生態文明理念入腦入心。

“這是翻斗式雨量計,它通過先進的光學感應器,能夠精准地捕捉到每一滴雨水。”在露天觀測場,工作人員輕撫著銀灰色的桶體,手指向桶內精巧的漏斗裝置介紹著,學生們紛紛好奇地俯身觀察。“哪怕是0.1毫米的降水,也會觸發感應翻斗。”隨著講解的深入,學生張婷在觀測日志上認真記錄:原來暴雨預警的觸發,就起源於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桶。

綠茵草坪上,監測中心工作人員指著聲級計說:“大家知道我們正常交談時的聲音是多少分貝嗎,你看,是65分貝左右。”工作人員介紹,超過85分貝的聲音可能對聽力、心血管、神經系統等造成多重危害,尤其是長期或頻繁暴露時風險更高。目前貴港市已建成功能區噪聲自動監測網,它將時刻記錄著城市的聲音脈動,助力城市噪聲污染治理。

走進自動監測站,閃爍的指示燈映照在學生們專注的臉龐上。“臭氧分析儀是利用紫外吸收原理來工作的,而PM2.5的監測精度能達到微克級。”工作人員一邊介紹,一邊調出實時數據曲線,屏幕上的波動數值引發了學生們的陣陣驚嘆:“這些24小時堅守崗位的設備,就像是貴港藍天保衛戰中的哨兵。”

“這次活動很有意義,我們收獲很大,今后我們將從自身做起,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好習慣,做美麗中國的建設者。”活動尾聲,學生們紛紛表示。

讓公眾從“旁觀者”變為“監督者”“參與者”,才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深層意義。下一步貴港中心將繼續認真做好環保科普知識宣傳活動,讓民眾進一步了解環保工作、感知環保工作,爭當環保行動者。(韋麗萍)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