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北廣西一號”順利始發 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再提速

6月25日上午,連續的機器轟鳴聲回蕩在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施工A2標段南寧(賓陽)干線建設現場,首台敞開式全斷面硬岩隧道掘進機(TBM)——“環北廣西一號”正式始發。記者在現場看到,龐大的排渣傳送帶像鋼鐵巨龍般昂首挺進隧洞,標志著這項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隧洞掘進取得重大突破。
排渣傳送帶延伸至掌子面深處。龍婷妮攝
走近“環北廣西一號”,其體量令人驚嘆。直徑4.13米、總長300米、重約800噸的“鋼鐵巨獸”,集成了當前隧道掘進領域的尖端技術。施工單位中鐵十八局環北廣西工程施工A2標項目經理張淼在數智指揮中心指著大屏幕上正在實時運行的設備介紹:“它就像一位有‘超腦’的地下開拓者,配備了錨杆支護系統、超前地質鑽探設備以及半自動化的立拱區清渣系統等先進裝置,不僅能高效掘進,還實現了綠色環保與智能施工。”
“環北廣西一號”自今年4月份進場組裝,經過一個半月的精心拼裝,於6月7日完成調試。導向、機械、流體等系統連接可靠、壓力正常,導向參數在允許范圍內,設備主體功能滿足調試要求,為順利始發打下了堅實基礎。
排渣口順利出渣。龍婷妮攝
據介紹,TBM採用液壓驅動刀盤轉動剝落岩石,通過皮帶運輸到洞外,避免施工人員與隧洞掌子面直接接觸。相比傳統鑽爆法,在進度、質量及安全上都有質的飛躍。據了解,“環北廣西一號”順利始發后,理想狀態下每月可推進500-600米。不久,它將與位於周村隧洞出口的雙護盾TBM——“環北廣西二號”並肩作戰,共同攻克長距離、小斷面隧洞掘進難題。
環北廣西工程施工A2標段自去年4月啟動,線路總長41公裡,合同金額16.86億元,計劃工期59.5個月,預計於2029年2月竣工。項目建成后,連通郁江與賓陽縣清平、桃源水庫,年供水量將達0.94億立方米,構建起“江庫連通、內聯外調、多源互濟”的現代化水網格局,為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水動力”。
隨著“環北廣西一號”的轟鳴聲響徹施工現場,這項關乎民生福祉的國家水網骨干工程正向著目標大步邁進。在未來的日子裡,這台工程重器將持續發揮力量,書寫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的新篇章。(李敏軍 龍婷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