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以“三個聯動”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近年來,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廣西幼師)堅持“民族團結教育從娃娃抓起”的理念,加強頂層設計,搭建“大思政課”平台,上下聯動,師生聯動,內外聯動,有形有效有感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廣西幼師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培訓班,成立由師生共同組成的“紅燭先鋒”宣講團,師生一起集中備課,同台講好“民族團結與進步”的故事。“紅燭先鋒”宣講團組建小分隊,對接學校所有學生社團,由學生講故事,教師作引導,把大道理轉化為小故事,再通過小故事闡發大道理,進而實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心入腦。
“我們用‘青言青語’講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同學們聽得懂、聽得進,老師再總結點撥,增強學生認同感,師生同台一唱一和,既有抬頭率,又有點頭率。”“紅燭先鋒”宣講團成員楊冰潔同學深有體會地說。由於楊冰潔同學出色的宣講,入選了2025年自治區“00后話百年”宣講團成員名單。
“紅燭先鋒”宣講團還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結合學生社團特色,制定自助式宣講清單,每學期開展31場宣講,實現學生社團全覆蓋。學校每學年以廣西“三月三”為契機,開展“花開廣幼石榴紅 籽籽同心共筑夢”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民族服飾共展示”“民族美食共品嘗”“民族體育共合作”“民族表演共觀賞”“非遺手工共體驗”等精彩紛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氛圍滿校園。
在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課堂上,“課堂播報”是常態化的教學環節。由學生播報內容,教師解讀精神,師生互動,共同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課堂播報’讓學生既喜歡又緊張,喜歡是因為有新鮮感,緊張是因為要在師生面前播報,需要提前及時學習,收集素材,制作PPT,這個過程也是學習過程。”24級學前教育6班王圃鶴同學在課后說。
廣西幼師堅持內外聯動,整合校內校外資源,將課堂從教室搬到戶外,實現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3月28日,思政課教師就帶領學生走進南寧市良慶區蟠龍社區,開展以“嘹啰歡歌三月三 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的實踐教學活動。通過沉浸式學習,親身體驗,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學生紛紛表示:“這是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思政課”。
“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大思政’,我們學院還成立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學資源開發中心,主要負責挖掘社會資源,並以‘故事’的形式,轉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學資源,逐漸形成‘紀念館裡的思政課’‘社區裡的思政課’‘國企裡的思政課’等大思政課特色品牌。”廣西幼師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閆冰說。(邱海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