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生物多樣性科普進活動走進校園
2025年05月27日15:04 |

5月22日是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的認知,積極響應“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5月22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下簡稱“北海監測中心”)與廣西斯道拉恩索林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道拉恩索林業公司”)組成“黨員干部+業務骨干”宣講團,走進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物多樣性科普活動。
自然界水循環的規律是什麼?動植物的食物鏈是如何構成的?雀鱔鱷和水葫蘆是外來物種嗎?活動期間,北海監測中心工作人員以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環境保護的知識,並結合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金海灣紅樹林及潿洲島的布氏鯨等北海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實例,通過“看—聽—思”聯動模式,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通過日常行為守護綠色家園。此外,還向同學們展示了北海監測中心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科技手段在生物多樣性監測中的應用,極大提升了同學們的生態認知水平。
為了鞏固學習成果,增添課堂的趣味性,活動還設置了知識競答環節,通過即時獎勵機制激發同學們主動參與的動力。活動中,同學們熱情高漲,爭先恐后舉手搶答,氣氛熱烈。
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教務處主任表示,未來學校將把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融入生態文明教學體系,持續推動環保理念落地生根。
“作為生態環境保護一線工作者,我們將聯合學校、社會機構等開展更廣泛的生態科普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播撒綠色發展的種子,引導大家從我做起,親身參與,助力構建全民參與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格局。”北海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