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玉州稻田打響“綠色保衛戰” 智能誘殺織密防虫害網絡

2025年05月22日17:50 |
小字號

眼下早稻已進入分蘖期,病虫害防治尤為關鍵。今年以來,玉林市玉州區積極推廣應用智能光控滅虫燈、食誘瓶等多層次防治方式,打響了病虫害“智慧阻擊戰”。這套“光食雙誘”綠色防控體系,正成為當地“虫口奪糧”、守護稻田生態的新利器。

在玉州區仁厚鎮茂岑村的500畝高標准生態農田裡,48盞智能光控滅虫燈與1500個食誘劑裝置組成的綠色防控網,為水稻生長撐起生態保護傘。農技人員在田邊布設食誘劑裝置,將壺狀塑料瓶固定在支架上,精准插入田間,保持50∼80厘米高度,每畝均勻布置1∼3個。

玉州區植保站站長文洪波介紹:“這個誘瓶裡面放置有食物誘包,通過散發特殊氣味吸引稻縱卷葉螟成虫,從瓶底飛進去后就出不來,然后就被殺死了。”

食誘瓶能同時誘殺稻縱卷葉螟雄雌成虫,以此阻止其交配產卵生出幼虫。據農技人員介紹,稻縱卷葉螟幼虫危害極大,它們綴葉成縱苞,躲藏其中啃食禾苗,從而妨礙水稻正常生長,影響開花結實,甚至枯死,最終導致產量減少。

捕獲倉內,已有密密麻麻的成虫落網,落網的成虫在食誘瓶中蹦跶不了多久便會死亡。瓶內藥包藥效可持續約1個月,后期隻需清理更換藥包即可,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和農藥的使用。

“通過農業農村局的技術指導,農田加裝了滅虫燈、防虫燈這樣的綠色防控,少用了化肥農藥,減少了對農田的危害,也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產量,增加了我們的收入。”廣西高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歐標高興地說。

夜幕降臨,稻田邊緣的智能光控滅虫燈自動亮起,稻縱卷葉螟成虫被紫色的燈光吸引,“飛蛾扑火”般涌來,觸網后立即觸電身亡。智能光控滅虫燈385nm的峰值波長精准鎖定害虫活躍時段,每晚5小時執勤,單燈覆蓋20畝農田,誘殺效率遠超傳統設備。

文洪波介紹說:“這個殺虫燈是通過自然光智能控制開關時間的,利用害虫的趨光性,通過黑光燈的光源來引誘害虫扑燈,隨后通過頻振高壓電網來觸殺。”

智能光控滅虫燈與食誘劑裝置集中布設形成網格化布局,配合構筑一道“誘殺屏障”,雙重防線不僅大幅降低虫源基數,更讓病虫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每畝用藥量減少20%。(李榮、劉丹萍、趙宇龍、陳佳佳)

來源:玉州區委宣傳部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