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水電職院經濟管理學院創新“茶廉+”模式 廉潤校園育新風

在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以下簡稱學院),一場以茶為媒的廉潔文化實踐正悄然浸潤師生心田。學院創新打造“茶心濟廉﹒清風經管”品牌,構建“茶廉+”教育模式,將傳統茶文化與廉潔理念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兼具文化底蘊與時代特色的校園廉潔文化建設新路徑。
“茶品如人品,茶廉融心廉。”學院以“經世濟用、崇德篤行”院訓為根基,提煉“清、和、淨、潔、正”的茶廉精神內核。通過解析茶葉“採摘—炒制—沖泡”的淬煉過程,類比廉潔品格的養成:茶葉需歷經殺青揉捻方顯清香,恰似廉潔需經思想洗禮方能堅守。師生在茶道“洗器、溫杯、投茶、滌塵”的儀式中,感悟“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的廉潔哲理,讓崇廉尚潔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觸摸的文化體驗。
學院將廉潔文化深度融入黨建、團建、監督、教學、文化五大維度,形成“茶廉+”教育生態閉環。在黨建工作中,創新“第一杯茶”學習機制,將茶元素嵌入“三會一課”。以“普洱茶”喻政策理論學習之厚重,“苦丁茶”喻警示教育之深刻,“茉莉花茶”喻典型學習之清新,讓黨課從“文件宣讀”變為“茶香浸潤”。主題黨日活動中,黨員教師通過茶藝體驗領悟“種茶匠心、採茶丹心、制茶初心”,推動黨性教育與廉潔教育同頻共振。
面向學生開展的團建工作中,“茶心守廉”主題團課結合經管專業剖析商業賄賂、職場倫理等現實問題,以“茶韻積分卡”激勵學生參與廉潔實踐,通過“廉潔觀察員”制度讓學生成為校園廉潔“哨兵”。學生在茶廉活動中創作的《經管學子廉潔從業手冊》等成果,成為朋輩教育的鮮活教材。
在監督體系構建上,學院梳理教學管理、科研經費等6大領域28個廉政風險點,建立“三級審核”“雙人復核+公示”等制度。創新“三色茶”預警機制(綠茶提醒、黃茶警示、紅茶糾治),開展標准化“茶廉約談”,2023年以來通過“清風意見箱”整改問題21項,實現監督從“被動查究”到“主動預防”的轉變。
在教學改革中,《茶藝服務與禮儀》示范課成為“茶廉+”教學典范。教師在“賽茶”中傳遞“公平競爭”理念,“制茶”中詮釋“工匠精神”“泡茶”中講授“分寸藝術”,讓學生在掌握茶藝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接受廉潔教育。學院還開發《茶廉文化通識讀本》,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講述“茶聖陸羽棄官著書”等典故,將廉潔教育與專業課程深度融合。
文化浸潤層面,學院構建“認知—體驗—踐行”閉環:編纂讀本系統梳理茶廉基因,創建“茶廉文化工作坊”讓師生在茶葉制作中感悟勞動與廉潔的關聯,開展“茶廉文化進社區”活動,以茶藝表演、廉潔講座服務社會。校園內,茶藝展覽、茶詩朗誦等活動讓廉潔文化可觸可感,蓮葉茶品鑒等體驗項目更讓“出淤泥而不染”的理念深入人心。
“茶廉+”模式實施以來,學院廉潔文化建設成效顯著:黨員教師在教學競賽中獲區級以上獎項15項,學生廉潔相關競賽獲獎8項,校園廉政風險防控覆蓋率達100%,相關案例入選自治區高校廉潔文化優秀案例,並獲各級媒體報道。師生廉潔認知度從2022年的68%提升至2024年的92%,崇廉尚潔成為校園新風尚。
從茶香中悟廉理,在育人中守初心。廣西水電職院經濟管理學院以“茶廉+”模式為新時代校園廉潔文化建設提供了生動范本,未來將繼續深耕茶廉融合創新,讓清廉之風浸潤校園、滋養心靈,為培育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注入持久動能。(班蘭美 李夏然 陳方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