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不斷優化護理服務,持續創新護理服務模式
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超“十四五”規劃目標值

今年5月12日是第114個國際護士節,當日上午,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廣西護理事業發展情況。
據介紹,近年來廣西不斷優化護理服務,持續創新護理服務模式,全區護士隊伍不斷壯大,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區注冊護士20.90萬人,較2019年增加了5.66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從2019年的3.07人增加到了2024年的4.17人,醫護比從2019年的1︰1.33增加到2024年的1︰1.36,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及醫護比均已超過“十四五”規劃的目標值。全區護士大專以上學歷佔比和中高級職稱佔比逐年增加,護士隊伍學歷素質不斷提升。
2025年,廣西將重點優化護理服務,主動對接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新需求,不斷擴大護理服務的內涵和外延。將持續推廣“互聯網+護理服務”,通過“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高齡、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行動不便的人群以及有居家護理需求的特殊人群打通護理服務的“最后一公裡”,讓群眾在家也能享有專業的護理服務。目前廣西已有174家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累計服務4.7萬余人次。
廣西還將不斷擴大延續性護理服務佔比,將護理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通過開展出院后隨訪、慢性病管理等,將護理服務覆蓋疾病的急性期、恢復期及長期管理全過程。目前全區已有300余家醫療機構的4000多個病區為患者提供了延續性護理服務。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快,“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狀況讓很多家庭不堪重負。為此,今年廣西將重點推進“無陪護”病房(區)試點工作。目前全區已有73家醫療機構開展了“無陪護”病房(區)服務,提供1萬余個“免陪照護”床位。著力破解患者住院期間“照護難、負擔重”的民生難題,為患者提供更優質、高效、人性化的護理服務。(記者關海芳 實習生王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