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增速排全國第12位
廣西工業穩中向好穩中提質

■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8.4%、高於全國6.4個百分點,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提升至44.5%,成為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引擎”﹔工業對全區GDP增長貢獻率達37%,作為經濟增長的“壓艙石”“穩定器”作用持續凸顯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2家,比去年同期增長32.1%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0.1%、28.4%,遠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新產業新產品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50%
■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超七成產值實現正增長
4月29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一季度廣西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鮮明特征,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增速排全國第12位。全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8.4%、高於全國6.4個百分點,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提升至44.5%,成為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引擎”。工業對全區GDP增長貢獻率達37%,作為經濟增長的“壓艙石”“穩定器”作用持續凸顯。
質量效益持續向好。截至2月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0.7元。企業利潤不斷提高,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4.8%,位居全國第3,已連續19個月實現正增長。工業稅收貢獻突出,全區工業稅收佔稅收總額比重達42.3%、較去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拉動全區稅收增長0.7個百分點。全區工業企業開票金額同比增長4%,增速比1—2月提高4.1個百分點,表明企業銷售加快,市場在向好。經營主體規模持續擴大,一季度全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2家,比去年同期增長32.1%。
新質生產力加快壯大。今年以來,廣西深入推進產業群鏈升級,實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動,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升級、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改造,產業加快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轉型。一季度,全區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0.1%、28.4%,遠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新產業新產品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50%。
重點行業支撐有力。一季度,全區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超七成產值實現正增長。全區12大重點行業有8個產值實現正增長,機械、有色金屬、汽車、造紙與木材加工、電子信息5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機械行業產值增長34.6%,拉動全區工業產值增長2.1個百分點,發動機產量增長11.1%,挖掘機產量增長36.2%。有色金屬行業產值增長27.9%,拉動全區工業產值增長3.7個百分點,1—2月有色金屬行業利潤增幅達95.6%。汽車行業增長23.4%,拉動全區工業產值增長1個百分點。
工業景氣度穩步提升。3月廣西工業經濟運行指數為101.8,較上月提高0.7個點,呈穩中有升運行態勢,處於積極擴張區間。3月廣西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5.1、55.7,均在景氣區間,表明企業生產信心有效提振。重點工業企業調查結果顯示,超70%的企業新簽訂貨量增長或持平,近60%的企業設備利用率超過70%,超70%的企業用工人數增長或持平,表明企業市場預期向好,生產意願較強。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二季度,廣西工業經濟高質量穩定發展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當前廣西已出台二季度工業經濟穩增長政策,將通過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調度、穩定重點行業增長、幫助企業增產增效、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助企搶訂單拓市場、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制造”等措施,穩住工業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全力實現上半年“雙過半”目標任務。(記者 駱萬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