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錨定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 推動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

人民網南寧4月29日電 (記者王勇)4月2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以實干實績實效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自治區工信廳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錨定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推動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
政策領航,構建產業創新“四梁八柱”。自治區工信廳把科技創新突破行動列為新一輪工業振興提質擴量八項行動之首,並配套出台了十條專項政策。出台廣西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創新平台建設等重點任務,圍繞企業科技創新需求精准配置政策,支持重點企業到東部科技富集區設立前瞻設計中心、產業研究院等飛地研發機構,鏈接優質資源賦能企業創新發展。
攻堅突破,激活成果轉化“一池春水”。自治區工信廳累計實施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項目26項,推動79項制造業創新成果實現大規模工業化應用項目,涌現一批新技術新產品。颶芯科技成功攻克氮化鎵高端光電子芯片制備技術,打破國外長期壟斷﹔桂林藍宇建成我國首條民航輪胎生產線,實現國產民航輪胎“零”的突破。202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22%,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超32%。
平台筑基,打造創新資源“強磁場”。自治區工信廳堅持多維度培育創新載體,聚焦企業技術能力提升、行業研發服務供給、中試能力服務,培育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中試平台,並積極爭創國家高能級創新平台。累計培育自治區制造業創新中心試點7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家、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565家。
主體培育,壯大產業發展“主力軍”。自治區工信廳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每年組織實施自籌經費技術創新項目超100項,引導企業加快推廣新產品新技術。開展“科技搭橋”“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推動院士專家團隊與企業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實施企業研發投入激勵,上線制造業企業培優育強服務券,支持技術創新和檢驗監測產品170項。累計培育鏈主型龍頭企業7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804家,創新主體規模不斷壯大。
未來,自治區工信廳將聚焦“五端”精准發力,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一是聚焦企業端,實施龍頭企業領航計劃,建立“研發投入—成果轉化—市場應用”全鏈條激勵機制﹔二是聚焦成果端,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難題﹔三是聚焦平台端,打造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育於一體的創新高地﹔四是聚焦質量端,構建“標准+質量+品牌”協同發展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桂字號”品牌﹔五是聚焦產業端,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全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