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式”育秧助力春耕加速跑
2025年04月10日11:03 |

![]() |
一捆捆卷好的秧苗 |
近日,平南縣各地搶抓農時,積極推廣“訂單式”育秧模式,運用機械化、智能化等手段,助力水稻種植跑出“加速度”。
走進平南縣南部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的智能溫控大棚內,一片片育好的早稻秧苗擺滿苗床。兩台智能自循環育秧苗床上,一排排育苗盤在機床軸輪的帶動下呈“S”形勻速上下移動,均勻地接受光照和水霧。這樣多批次的循環育苗,不但節約人工育秧產生的薄膜、苗盤、秧田翻耕等成本,而且大幅度提高秧苗總體質量。通過大棚智能化的管理,精准地控制光照、溫度和濕度,秧苗的成活率更高,生長更健壯,確保春耕生產不誤農時。
在另一邊,工人們正在利用傳送帶把一捆捆卷好的秧苗搬到種糧大戶的車上。平南縣南部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一期項目佔地約50畝,“訂單式”的育秧模式可以滿足鎮隆、大新、大安等鄉鎮種植戶萬畝農田育秧需求。
“目前產業中心育秧產能可達每小時兩千盤左右。”該產業中心負責人朱偉宗介紹,截至目前,已接到約兩萬畝的育秧訂單。中心主要提供兩項育秧服務:一是免費為農戶和種植大戶提供浸種催芽服務,二是育秧流水線的服務,包括播種和煉秧全程的機械化育秧。
鎮隆鎮的種糧大戶陳志龍去年第一次在水稻產業中心採購了800多畝的秧苗進行種植。智能化育秧有效提高了水稻秧苗的質量和成活率,讓陳志龍地裡的水稻長勢更好,喜獲豐收。今年他打算擴大種植面積,繼續採購水稻產業中心的秧苗種植。
陳志龍說:“今年早稻種植約2500畝,用秧苗5萬盤左右。目前已拉回2萬盤,完成插秧1000多畝,剩余秧苗將在近日陸續運回種植。”(謝獻芳)
來源:平南縣委宣傳部
![]() |
智能自循環育秧苗床 |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