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祥市上石鎮:歌坡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唱響鄉風文明新篇章

近年來,憑祥市上石鎮以文化振興為抓手,深入挖掘歌坡文化的時代價值,將其轉化為推動產業發展、凝聚鄉村共識、涵養文明鄉風的動力源泉,走出了一條“以文塑形、以文興業、以文鑄魂”的鄉村振興之路。
擦亮鄉村底色,夯實文化根基。近年來,上石鎮將歌坡文化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一是弘揚核心價值觀,唱響時代主旋律。上石鎮組織各村(社區)文藝工作者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傳統民間山歌曲調,創作了《民族團結一家親》《法治山歌唱和諧》等新編歌謠,讓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二是培育文明新風尚,破除陳規陋習。上石鎮依托歌坡節創新開展“文明積分制”“道德評議會”等活動。比如,馬垌村通過山歌情景劇演繹《高價彩禮不可取》等移風易俗故事,引導群眾摒棄攀比浪費之風,鄉村文明新風逐漸深入人心。三是凝聚文化認同,厚植家國情懷。為了讓年輕一代延續文化根脈,上石鎮在小學、幼兒園開設“山歌傳習班”,邀請非遺傳承人教授山歌、天琴彈唱等技藝,還推出了歌坡節研學活動,讓孩子們身著傳統服飾參與對歌、制作繡球,在沉浸式體驗中增強文化自信。
上石鎮中心幼兒園沉浸式體驗山歌表演
唱響文旅融合,激活鄉村動能。上石鎮以歌坡文化為紐帶,探索“非遺+文旅+產業”發展模式,將文化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綠色生產力”。一是打造特色品牌,釋放節慶經濟潛力。北帝宮廟會、練江村和白龍村歌坡節等節慶品牌已成為上石鎮文旅名片。二是賦能產業升級,拓寬增收渠道。上石鎮推動歌坡文化與手工藝、農業深度融合﹔上石社區將繡球、銀飾工藝品與歌坡節深度融合,深受群眾喜歡﹔馬垌村將山歌元素融入山茶油包裝,助力茶農增收致富。三是共建生態家園,推動綠色發展。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下,上石鎮將生態保護融入歌坡文化。比如,練江村依托“山歌擂台賽”鼓勵村民以山歌形式宣傳秸稈禁燒。板旺村通過歌坡節招募志願者,清理屯內各死角垃圾。2024年以來,上石鎮共有5個村屯獲評自治區衛生村,文化與生態“雙振興”的格局逐步形成。
上石鎮北帝宮廟會
賦能鄉村善治,統領治理格局。上石鎮以歌坡文化為載體,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落地生根。一是促進民族團結,共繪和諧畫卷。作為多民族聚居地,上石鎮利用歌坡節搭建交流平台,讓壯、漢等各族群眾共唱《民族團結花盛開》,共跳竹竿舞,共享五色糯米飯。村民勞振國說:“歌坡節上各民族親如一家,這就是民族團結最好體現。”二是激發自治活力,深化民主實踐。上石鎮創新“山歌民主議事會”機制,將村規民約編成山歌,在歌坡節上傳唱。通過“山歌意見箱”征集村民建議,解決道路硬化、路燈安裝等民生問題10多個。設立“法治山歌宣傳隊”用山歌普及反詐、禁毒知識,推動法治觀念深入人心。三是培育人才隊伍,凝聚振興合力。為破解鄉村人才短缺難題,上石鎮依托雷鋒驛站志願服務隊吸納返鄉青年、文藝能人參與歌坡文化創新。目前,全鎮已吸納青年10多名加入雷鋒驛站志願服務隊從事山歌短視頻、山歌曲目等工作。
從田間地頭到時代舞台,上石鎮歌坡文化在鄉村振興中實現了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古老歌坡在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中持續奏響文明、和諧、奮進的強音。(黃揚平)
來源:憑祥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