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平果市海城鄉駐村第一書記盤安玙:

因地制宜拓產業 當群眾的貼心人

2025年04月09日11:12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眼下正是辣椒成熟的季節,平果市海城鄉萬康村辣椒基地迎來豐收季,一眼望去,紅彤彤的辣椒滿枝頭,該村駐村第一書記盤安玙正帶領著幾十名村民忙著採摘辣椒,忙碌的身影和火紅的辣椒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轉眼之間,駐村工作已經快兩年了,每天翻翻日記,點點滴滴都猶如在眼前,曾經有疑慮、有困惑,但更多的是喜悅、是收獲。”盤安玙堅定地說,“在這裡看到了朴實的民風,還有村民們的熱情和期待,更堅定了我要踏踏實實住下來、實實在在做點事的想法。”

筑牢農村黨組織戰斗堡壘。自2023年5月初到海城鄉萬康村,盤安玙便以務實作風迅速進入角色。他帶著村干走遍全村22個村民小組,遍訪脫貧戶131戶,詳細記錄群眾訴求,結合村情實際制定《萬康村個人年度幫扶計劃》。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主線,他創新構建“黨建+”工作體系,推動黨建引領、防止返貧監測、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深度融合。

他對村級黨建工作做全面安排部署,明確黨委委員日常工作任務、工作制度、工作目標,針對歷年黨建薄弱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完善,使各項工作制度逐步走向制度化。圍繞以黨建引領社會發展,以黨建促進村屯管理,全面推進村級綜合治理,提升黨員干部爭做先鋒,帶領村民群眾一起參與社會管理工作中,樹立良好的黨員形象。

轉動村集體經濟致富門。正是春耕的好時節,近日,盤安玙組織村“兩委”干部、志願者及群眾共30余人,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甘蔗種植活動。

結合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立足本地特色,盤安玙通過調研走訪、實地考察等方式征求群眾意見后,帶領萬康村承包群眾流轉土地300畝自主經營種植甘蔗,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甘蔗種植過程中,用工優先使用本村村民,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也帶動了本村村民增收。自主經營甘蔗種植項目,預計每年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收入近60萬元。

“我們積極發動村民來種植,不斷拓寬群眾的增收渠道,用甘蔗挑起村民的好日子,走出一條農業增收、產業興旺的好路子。”盤安玙說,“甘蔗種植作為傳統支柱產業,隻要用點心做好管理,完全可以實現隻賺不虧。”

近年來,盤安玙通過爭取后援單位各項政策支持,帶領蔗農積極參與雙高基地建設,建立村集體經濟發展聯盟,成立甘蔗生產互助組,整合分散耕地,重新建設機耕道路,修建排水溝等工程,土地耕作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探索出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

移風易俗譜寫鄉村文明。盤安玙緊抓“千萬工程”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要領,持續深化文明鄉風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積極探索提升善治善成的鄉村治理水平新方式,進一步涵養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展示鄉村文明新氣象。

針對近年來萬康村部分屯彩禮偏高、攀比跟風的現象,村“兩委”兩級高度重視,強化黨建引領、廣泛宣傳呼吁,共同致力於抵制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的工作,著力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圍繞抵制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的主題,盤安玙設計了一系列富有創意和感染力的牆體標語,利用網絡平台,將倡議書發放到屯級微信群,呼吁群眾共同抵制高價彩禮,倡導理性婚戀觀念。利用村宣傳欄、微信等媒介,將“愛情非交易、幸福非攀比”的新型婚戀觀,傳播到每個角落,營造出濃厚的輿論氛圍,讓向善向上的良好風尚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整合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他組織群眾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筑牢基層思想文化陣地。關心關愛老年人身心健康,豐富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群眾能夠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享受精神大餐,在豐富的文化供給中獲得精神滋養。

“選擇駐村,我是幸運的。駐村的經歷,是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這裡美麗的鄉村是一所大學、一個大舞台、一個大熔爐,能夠從基層干起,才能夠經風雨、長見識、成良才。”盤安玙深有感觸地說道。

行走在萬康村,一股清新質朴的文明氣息扑面而來,村屯道路干淨整潔,村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農村人居環境不斷上檔升級,鄉村魅力得到進一步釋放。農村新面貌已悄然呈現,幸福之花處處綻放,一幅黨建引領、產業興旺、成果共享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為這片土地帶來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陳燕華)

(責編:周雨樂、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