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合浦:人大代表聚力前行 架起民族團結連心橋

2025年04月08日17:10 |
小字號

日前,合浦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聯絡站代表在鄉村集市活動現場出攤開展“民呼我應 代表有約”選民接待日活動,與群眾面對面交流,通過歌舞表演、便民服務、法治宣傳等特色活動,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法律法規的同時,架起代表與選民的 “連心橋”,凝聚民族團結進步正能量。

近年來,合浦縣人大常委會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充分發揮涉僑聯絡站——欽廉林場烏家分場人大代表聯絡站人大代表作用,聚焦各民族特色活動,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傳承發展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豐富各族群眾文化生活,把代表聯絡站打造成為民族團結的紐帶和橋梁,積極為民族團結進步貢獻人大力量。

設立接訪走訪“解憂平台”

針對僑民僑眷集中的實際,設立僑胞僑眷訴求的常態收集和處理反饋平台,健全“收集—整理—轉辦—跟蹤—反饋—評價”閉環運行機制,聽僑“聲”、紓僑“憂”、解僑“困”。

合浦縣烏家鎮丹田村委移民村全村共有40戶160人,村內少數民族佔總人數的95%。

“我們村這段路沒有路燈,晚上出門基本靠打手電筒。”2022年10月,烏家鎮丹田村黨支部書記張英軍代表在走訪群眾中了解到,村中道路彎曲,兩旁竹樹連片,一到晚上視線十分不好,極易引發安全事故。

為切實解決群眾所急,張英軍第一時間與村“兩委”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員共同研究,決定利用駐村工作隊經費和村集體收入資金,在移民村村道急彎處、交匯處安裝一批太陽能路燈,做好亮化工程,保障村民晚間的出行安全。

“路燈亮了,現在上夜班回家,騎車經過那些急彎,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常年在磚廠務工的移民自然屯的村民唐毓鬆高興地說道。

搭建僑胞僑眷“聯心平台”

組織涉僑代表精准摸排僑情,充實完善僑務數據庫,安排代表“一對一”聯系服務僑胞僑眷。借力“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同心共筑民族團結”“揮春送福到僑家”、扶弱助困等涉僑活動,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廣泛團結聯系僑胞僑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歸僑僑眷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增強歸僑僑眷愛國愛家情懷,畫好僑界最大同心圓。

“沒想到這麼快就辦好了住院費用報銷結算,讓我省了不少心。”烏家鎮丹田村移民村72歲高齡的瑤族老人陳大爺拉著人大代表李助連的雙手,高興地說。

原來,老人在外地照看孫子生活時不小心受了外傷,在外地就醫后,拿著就醫材料回來報銷。“本來小孩想陪我回來的,但是工作太忙不好請假。”陳大爺眼眶泛紅地講述自己的困境。

丹田村人大代表李助連在宣傳醫保政策走訪中了解到陳大爺的情況后,積極對接醫保等部門,條理清晰地闡述老人的困境,耐心向陳大爺講解醫保報銷的流程和所需材料,並且全程陪同協助辦理好報銷手續,及時解決了陳大爺心頭的揪心事。

構建多元化“就業平台”

摸清僑胞僑眷就業意願,推送就業崗位﹔根據產業園區企業聚集、人口流量大的特點,引導僑胞僑眷就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致富路,實現家門口就業願望。

韋大哥是烏家鎮嶺頂村委移民村的壯族同胞,2022年因市場環境影響成為下崗職工,下崗后一家人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隻能靠種點田地維持生計。

“縣裡每年都舉辦就業援助月招聘會活動,當地很多企業都在招人,咱們可以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活兒。”2023年,嶺頂村委委員、人大代表吳吉興在走訪中了解到他的情況,並根據他的就業困難和求職需求,積極推薦他參加縣裡舉辦的招聘會。

招聘會當天,吳吉興與韋大哥一道深入招聘展位,通過“望”企業用工需求、“聞”薪資待遇水平、“問”發展職業規劃,精准掌握企業用工需求,找准發展職業定位,現場推薦適配崗位,最終韋大哥成功與一家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

石榴花開籽緊抱,民族團結心相印。“我們將繼續結合各民族特色特點,做民族團結的促進者、踐行者、建設者,積極推動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烏家鎮人大主席、欽廉林場烏家分場人大代表聯絡站進站代表蘇建元說。(林軍 劉振娟 沈揚文)

來源:合浦縣委宣傳部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