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解鎖天賜樂業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密碼系列報道(三)

樂業縣:活用“千萬工程”經驗,推動鄉村建設“量變”到“質變”

2025年04月08日11:09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作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樂業縣以“千萬工程”為指引,大力實施“十大提升工程”,推動鄉村建設實現質的飛躍。實踐中,樂業縣巧用科技賦能農產品產業,傳承黃文秀優秀品質鍛造出一支敢擔當、善作為的鄉村振興隊伍,發揮生態優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成果顯著。為此,特別推出《解鎖天賜樂業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密碼系列報道》,聚焦樂業縣鄉(鎮)及相關單位實踐,深挖創新經驗,展現鄉村振興生動場景,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共同推動鄉村振興邁向新高度。

近年來,樂業縣活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地推進鄉村建設與治理,成果顯著,板洪村、夏福村等成為鄉村振興征程中的閃耀之星。

百坭新村。樂業縣委宣傳部供圖

百坭新村。樂業縣委宣傳部供圖

科學規劃,勾勒鄉村發展壯美藍圖

規劃是鄉村建設的“先手棋”。樂業縣秉持因地制宜原則,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規劃先行理念,制定並下發《樂業縣學用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確鄉村建設的目標、路徑與重點任務,為鄉村發展提供清晰的行動指南。

《樂業縣2024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台,實施鄉村振興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十大提升工程”,構建起文旅主導型、“三農”優先型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體系,從發展思路層面為鄉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為推動鄉村特色發展,樂業縣依據各村實際,將全縣89個行政村(社區)精准劃分為示范村、重點整治村、提升村三類,分別制定差異化建設方案。

在具有豐富旅游資源的火賣村,依托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民俗文化優勢,編制詳細旅游發展規劃。如今,火賣村以生態旅游和民俗文化體驗為核心,開發出徒步探險、觀星露營等特色項目。漫步在火賣村,青山環繞,民宿錯落有致,從事旅游相關產業的村民逐年增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過去的不足3000元躍升至2024年的1.8萬元,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而在農業產業基礎較好的板洪村,當地建成千畝獼猴桃種植基地和高山蔬菜基地。走進板洪村,漫山遍野的獼猴桃藤蔓纏繞,每到採摘季,空氣中彌漫著果香,游客們穿梭在果園中,體驗採摘的樂趣。同時,板洪村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舉辦獼猴桃採摘節等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前來。2024年,板洪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1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萬元,成為樂業縣鄉村產業發展的典型示范村。

此外,樂業縣還大力開展環境整治行動。通過“政策向群眾講、需求聽群眾說、項目帶群眾干”三大行動,多渠道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干部們走村入戶,耐心宣講政策﹔會議上,積極倡議村民參與﹔多媒體平台廣泛傳播環保知識,引導群眾自覺開展“三清三拆”行動。2024年,全縣累計清理垃圾1.2萬噸,拆除亂搭亂蓋建筑5000余處,村庄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不僅如此,樂業縣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利用中央銜接資金487萬元用於人居環境整治,1492.74萬元專項投入補齊28項基建短板,鄉村道路更加平坦寬闊,供水供電穩定可靠,通信網絡暢通無阻,鄉村處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樂業縣邏西鄉坡馬屯群眾參與鄉村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樂業縣委宣傳部供圖

樂業縣邏西鄉坡馬屯群眾參與鄉村公路工程建設現場。樂業縣委宣傳部供圖

強化治理,筑牢鄉村振興堅實基石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樂業縣強化黨建引領,健全黨組織領導的縣、鄉、村三級治理體系,深入實施“黨旗領航·鄉村振興”提升行動。

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實行包村聯系機制,把鄉村治理作為“書記工程”來抓,推行黨委主引、支部主推、黨員主導、鄉賢主理、村民主體的“五主”工作模式。黨員們以身作則,帶頭參與鄉村建設,清理垃圾、拆除違建,用實際行動帶動群眾積極響應。

同時,全面推行“一支部一黨員一小組長十聯戶”機制,構建起嚴密的治理網格。在花坪鎮浪篩村,支部書記統籌全局,黨員們每人聯系10戶村民,小組長負責屯裡的事務,大家齊心協力開展信訪維穩、糾紛調解、社會治安等工作。鄰裡間有了矛盾,黨員和小組長第一時間上門調解﹔遇到治安問題,大家共同巡邏防范,真正實現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問題不上交,助力打造平安村、法治村、文明村。

據統計,2024年,全縣新增自治區星級黨組織10個,獲評市級紅旗鄉鎮2個、紅旗村47個,凝聚起強大的鄉村建設合力。

樂業縣還通過“自籌、自建、自管、政府補助”的創新模式,充分調動市場和全民參與鄉村建設。過去由於資金和人力短缺,鄉村建設進展緩慢。如今,村民們積極自籌資金,你出一點、我湊一點,累計籌集96.606萬元。大家還主動投工投勞,一起修路、改造房屋,為鄉村建設按下“加速鍵”。

此外,在89個行政村(社區)全覆蓋組建村民理事會、議事會等自治組織,制定村規民約。將移風易俗、衛生整治、污水治理、森林防火、群防群控等內容納入其中,實現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和自我監督。夏福村便是一個典型例子,村黨支部帶領黨員干部積極開展環境整治、文明創建等工作,制定嚴格的村規民約規范村民行為。村裡成立志願服務隊,定期開展關愛孤寡老人、義務植樹、環境清潔等活動。如今的夏福村,村庄環境整潔美觀,文明風尚濃厚,村民和諧共處,獲評自治區鄉村治理示范村。

發展產業,注入鄉村振興強勁動力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樂業縣充分發揮全國第一批綜合類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縣和國家有機產品認証示范區的優勢,加快推進獼猴桃、刺梨、高山蔬菜、茶葉、肉牛等8大特色有機產業提質增效。

2024年,新發展特色產業約7.4萬畝,深入挖掘高山有機生態食材235種,開發藥食同源“樂業菜”菜譜26個,8類56種產品獲有機認証,擁有5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樂業縣積極推行“休閑農業+民俗文化+康養度假”農文旅融合模式,利用豐富自然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打造多個旅游度假區。龍雲山康養休閑旅游度假區內,青山連綿,雲霧繚繞,空氣清新宜人,是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在茶園裡,游客可以漫步茶園,體驗採茶制茶的樂趣。萬畝獼猴桃觀光園、高山蔬菜基地等項目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體驗。

“樂業天然氧吧”入選全國夏至節氣生態文旅品牌名錄,農文旅融合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成功創建3個廣西鄉村旅游重點村、4個廣西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百坭村獲評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024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文旅融合為鄉村建設注入新活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為暢通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民通過產業增收的穩定性。樂業縣還加大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建立“1個縣級電商中心+ 8個鄉(鎮)電商服務站點+N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三級電商服務聯動體系,成立樂業縣商業孵化有限公司及農產品直營店。

走進縣級電商中心,工作人員忙碌地打包、發貨,各類農副產品擺放整齊。這裡整合農副產品資源,提供“一站式”服務,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成本。如今,樂業縣的農產品通過電商成功打入東三省、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地區,2024年,農村電商銷售額達2900萬元,且逐年增長,有力推動了鄉村產業興旺。

如今的樂業縣,深入學習並活用“千萬工程”經驗,在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粵桂協作·樂業縣數字鄉村項目建成,實現村(社區)公共事務數字化網格化管理﹔全縣68個行政村實施積分制治理模式,覆蓋率達76%,70個行政村實施清單制治理模式,覆蓋率達78%。鄉村建設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正朝著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大步邁進。(姚再禧)

(責編:陳麗冰、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