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縣《文明鄉風我先行》系列報道(二)
凌雲縣朝裡瑤族鄉:推進移風易俗 構建文明家園

近年來,廣西百色市凌雲縣以移風易俗為抓手,通過黨建引領、機制創新、典型示范、文化賦能等多維度舉措,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走深走實。凌雲縣推出《文明鄉風我先行》系列報道,記錄全縣各級各部門移風易俗以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新辦法新舉措新效果,為其他地區提供極具價值的經驗借鑒,共同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朝著更高的目標奮進。
近年來,凌雲縣朝裡瑤族鄉圍繞移風易俗樹新風工作目標,通過黨建引領、文化賦能、示范引領等載體,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移風易俗工作。
2024年“3·16吼敢”歌圩節活動現場。凌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黨建引領強根基。建立“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堅持“黨委主導、支部牽頭、黨員帶頭”的責任體系,把移風易俗納入“三會一課”學習內容,融入主題黨日活動,發動黨員干部做好宣傳倡導,帶動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充分發揮黨員、村民代表的“頭雁”效應,黨員干部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帶頭落實“紅白事”節辦簡辦、人情減負等。實行移風易俗網格化管理,將移風易俗工作融入各村各項工作中,在開展森林防火宣傳中深化文明祭掃理念,在人居環境整治中推動破舊立新,在清廉鄉村建設中強化勤儉節約、減少攀比意識等,在日常工作中持續開展文明新風的感化教育。
百朝村瑤族民間文化節迎賓活動。凌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文化賦能潤民心。堅持以文化陣地建設為抓手,依托民族文化底蘊,打造“鄉-村-屯”文明建設矩陣。組建“志願服務隊”深入村屯入戶開展政策宣講、技能培訓、文藝演出等活動,吸引全鄉3000余名群眾參與。結合重要節日舉辦“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端午節開展“包粽子傳家訓”比賽,讓傳統節日煥發時代光彩。通過民族文化+形式創新宣傳形式,將移風易俗的內容融入劇目創作和表演中。結合“百朝村瑤族民間文化節”“‘3·16吼敢’歌圩節”等民間節慶活動,編排以移風易俗為主題的壯劇作品、快板、山歌,開展移風易俗政策有獎問答、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等,弘揚民間傳統文化,全面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六作村那巴屯重陽節活動現場。凌雲縣委宣傳部供圖
典型示范樹標杆。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挖掘先進典型,申報系列評選活動,樹立“孝老愛親典范”“移風易俗先鋒”等學習標杆。建立善行義舉榜,將孝老愛親、熱心公益等事跡納入積分管理,村民可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激活“人人爭做好事”的內生動力。針對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開展“關愛行動”。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定期走訪慰問。舉辦“重陽敬老宴”“金婚慶典”等活動,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牙宏威、李冬平、姚賢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